近日,在马关县人民法院一受贿案庭审现场,旁听席上150余名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新录用公务员屏息凝神,深受震撼。
“退休不是‘保险箱’,更非贪腐‘避风港’!党纪国法利剑始终高悬!”检察官的法庭教育铿锵有力。一位新入职公务员感慨:“退休多年仍被追责,廉洁自律是终生必修课。”
这场庭审,是文山州精心打造“零距离旁听庭审”警示教育品牌的生动实践。该州以多维联动为引擎,将法庭变为震撼讲台,让“身边案”成为警醒全员的“活教材”。
为了实现警示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文山州纪委监委强化与州法院、州检察院的联动机制。州法院在职务犯罪案件开庭前提前告知州纪委监委;州纪委监委制定工作方案,优先组织案件发生单位的同系统、同岗位人员参加旁听,同时根据案件涉及的行业、领域、岗位特点,确定相关岗位的党员干部旁听,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州检察院结合庭审对象及旁听人员的岗位特点,深入挖掘案件中的廉政教育元素,在公诉环节清晰阐明违纪违法事实及其带来的沉重代价,切实增强法庭教育的震慑力。
文山州的“零距离”教育,核心在于精准滴灌、分层施教。重点突出对“一把手”、新录用人员、新提拔干部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警示效果。针对特定行业领域,则力求让警示更具穿透力,在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原局长杨某某案的庭审中,212名教育系统骨干现场旁听,行业警钟长鸣;麻栗坡县则采取“按需配课”方式,围绕招投标、国企管理、医疗采购等5个重点领域,精准组织了4场旁听庭审,覆盖相关领域人员达500余人次。
文山州还不断拓展单一庭审的功能,构建了多元化的警示教育体系。法庭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主课堂”,通过法庭调查还原腐败轨迹,被告人的当庭忏悔撕碎了旁听者的侥幸心理,州科技局原干部杨某某案庭审时,60名干部目睹其信念崩塌的过程,“廉贪一念间”的冲击直抵灵魂。
为了深化警示教育效果,做实“后半篇文章”,州纪委监委着力压实案发单位及相关系统的以案促改主体责任。针对不同行业暴露出的问题特点,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以案促改通知书,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等多种方式,督促相关单位深刻反思、查找根源,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切实达到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的目的。
今年以来,文山州已组织旁听庭审32场次,覆盖党员干部3100余人次,“零距离”旁听模式让参加庭审教育人员在思想上形成了强烈触动,有效实现了震慑与教化的双重目标,有力提升了廉洁从政的行动自觉。(朱玲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