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春英,是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深沟村委会轿子山村的党支部书记。
晨雾刚漫过寨脚的核桃林,活动室里就热闹起来。
我攥着手机,屏幕上“全国文明村镇”的公示消息还带着余温,手心直冒汗,扯开嗓子喊出喜讯时,苗族姑娘们雀跃着跳起了踩堂舞,满身银饰叮叮当当响起,比寨子里最热闹的芦笙会还要欢腾。
想起前些年,我们这个藏在马龙区月望乡的传统苗寨,真是被“旧俗”的藤蔓缠住了手脚。记得张婶家孙子办满月酒,四十桌流水席摆得村道都堵了,鞭炮碎屑扫了三大筐。那时候我刚当党支部书记,夜里总睡不着,想着不能任由苗寨的“旧俗”就这么延续下去。
转机始于村里组建志愿服务队。政策宣讲队的阿妹们把医保政策编成山歌,火塘边一唱,“有病人帮我,无病我帮人”,老人家们都听明白了。产业队带着技术员钻进地里,手把手教大家种万寿菊,现在村民们技术学到了手,每亩能多挣两千块。最管用的是矛盾调解队的“苗家阿舅”,谁家为田间地角起争执,他们就搬出集体商定的村规民约,耐心沟通,而后双方就握手言和了。
脱贫攻坚期间在村口建起的“积分超市”,成为了撬动文明新风的有力杠杆。货架上油盐酱醋摆得整整齐齐,墙上的积分榜红彤彤格外醒目,“敬老爱幼、遵规守法、人居环境……”村民的表现一目了然,积分高低立现。杨大哥家儿子结婚,主动把酒席减到二十桌,省下两万多,积分荣登榜首。张大姐带着全家收拾院子,用积分换的花种让小院姹紫嫣红,成了“最美庭院”的样板……5年来,“积分超市”累计兑换积分十九万。
光有规矩还不够,得让大伙自己说了算。每月十五的“院坝协商”,更是把大家的心都聚到了一块。长桌摆开,红白事标准、村庄环境整治方案,都是你一言我一语敲定的。当“酒席不超二十桌”“丧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时,掌声混着苗族芦笙调,听得人心里暖烘烘的。现在长桌宴上,摆的都是自己种的瓜果蔬菜、自家养的深沟鸡,不用讲排场、比阔气,吃得踏实又香甜。
傍晚的芦笙传习所亮起暖黄的灯光,“讲文明树新风”的墙绘在月光下泛着柔光。小广场上,年轻人不再比谁家彩礼厚,而是比谁的芦笙吹得好、谁编的文明山歌更动听。“银饰亮,新风扬,苗家日子比蜜甜……”,歌声随风飘进家家户户的窗口,落在火塘里噼啪作响的炭火上,暖融融的。
文明新风如同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我们轿子山村的每一个角落,渐渐吹散了陈规陋习,带来了新风气、新气象。看着大伙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的心里踏实又欢喜。我知道,这文明新风,定能激发大伙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让咱们苗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像山间的朝阳一样,永远明晃晃、亮堂堂的!(马龙区纪委监委 张玉玲整理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