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勐腊县勐捧镇勐哈村,竹楼庭院花木扶疏,冷链物流车满载“捧字号”生态蔬菜驶向全国,一幅“绿富美”图景跃然眼前。昔日的勐哈村道路坑洼、垃圾遍地,婚丧嫁娶必讲排场,流水席连摆七天,攀比彩礼之风盛行。年轻人外出谋生,村寨空心化严重。转机源于一套量身定制、奖惩分明的村规民约,刹住歪风、重塑乡风、盘活资源、引回人才,助力村寨摘得“全国文明村”“国字招牌”,实现精神文明与产业兴旺的双向奔赴。
村规民约约出“治理新气象”。勐哈村摒弃“一刀切”硬手段,开出了乡风治理的“文明良方”。融合百年“竹楼议事”和新时代“一约四会”机制,经27场恳谈会、11次村民大会淬炼出新村规;催生2300余次志愿服务,从“四点半课堂”童谣到“青丝伴银发”互助,从家具维修队的叮当声到义诊摊前的暖心问询,处处彰显民族情谊;推行“文明账户”,将环境整洁、红白喜事量化为存折数字;年度“十星文明户”擂台让十颗金星闪耀门楣成荣耀勋章。“过去村干部磨破嘴皮子,如今户户争着干”村民依旺叫笑道。
村规民约约出“绿美庭院图”。村寨的环境蝶变始“美丽庭院”革命,勐哈村发动群众3000余人次攻坚“脏乱差”,新建排水沟1655米、化粪池116个,拆除违建围墙1100余米;村民岩轰在庭院垒起假山成抖音热门取景地,咪金坎弃轮胎巧变花盆的创意引发全镇效仿;村民运用本地材料种果树、修花池,形成沿路花池带和沿田傣楼带。这场“面子”革新催生了绿美经济,勐哈村以“六尺巷”精神主动让地扩路,发展林下美食街、傣韵民宿、稻田旅拍等项目,吸引游客27.5万余人次,创收446万余元。昔日的“脏乱差”蜕变为致富“绿色银行”。
村规民约约出“百万产业链”。勐哈村“奖励学子”的村规民约让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返乡学子化身“新村官”与创业先锋。勐哈村撬动企业投资2800万元建成冷链物流中心,托底近7万亩冬季蔬果直供全国,月交易额1500万余。“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文明共富理念更催生出与27家企业联建的“无忧零工市场”,为宝妈、残疾人、富余劳动力等3500余人提供超700余个岗位,创收2190万元。加工厂年营收突破207万元,1.7亩闲置土地变酒店年分红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从“脏乱差”到“绿富美”,从“空心化”到“百万村”,一纸村规民约让文明有形,勐哈村的“国字招牌”,铭刻在奔驰的冷链车厢,绽放于家家户户的庭院,更融入8000余村民的幸福笑容。(陶艺云 || 责任编辑 田源)
下一篇:我说变化 | “新风吹进轿子山”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