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朔方法韵·黄河行”实践团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议,被永宁县检察院正式采纳,这标志着宁夏高校智力资源与司法实践在生态保护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为黄河流域治理注入了青年智慧与法治力量。
学生在永宁县检察院了解黄河保护工作。
据了解,该实践团由11名师生组成,通过深入黄河流域实地调研,创新提出了“全民监督闭环体系”“VR沉浸式普法”“三维修复保障模式”等系列建议。永宁县检察院在复函中高度评价这些建议“立足国家战略、创新务实可行”,尤其指出其赋能监督机制与自治区生态保护政策高度契合,为破解流域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实践者,永宁县检察院近年来创新采用“地空人机”智慧保护模式,已累计清理河道35公里,整治污染源46处,相关经验做法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此次采纳高校建议后,该院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升级志愿者平台、开发VR教学模块、试点新型修复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网络、增强公众生态法治意识、探索生态损害修复新路径。
“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突破成果,更是课程思政的鲜活教材,生动展现了青年一代守护母亲河的责任与担当。”北方民族法学院院长黑静洁教授说,此次检校合作实现了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的快速转化。据了解,双方将以此次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建“黄河流域生态法治研究基地”,通过“检护安澜”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