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接续奋斗书写绿色传奇

时间:2021-08-28 来源:廉韵津沽 作者:佚名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到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这些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都能在塞罕坝目睹和感受。

  看到塞罕坝的今昔对比,总会由衷地感到骄傲。由于掠夺性采伐等原因,到上个世纪60年代,塞罕坝流沙遍地、草木稀疏,而距此180公里的北京几乎年年遭遇沙尘。如今的塞罕坝则向全世界诠释着“美丽中国”的模样:115万亩森林连绵不绝,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今天的塞罕坝地如其名,不仅景色秀美,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无畏风沙、不惧严寒,塞罕坝的建设者们用红色精神写下绿色传奇。1962年,为了遏制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冀地区水源,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荒原变林海绝非易事,建设者们经历过1962年、1963年两次会战失败,面临过荒山野岭重整山河的困难挑战,却始终愈挫愈勇,笃定了“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汗水和生命创造了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榜样,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踏上新征程、再建新功业,必须大力发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把绿色发展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山山水水间,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李鹃)


原文链接:https://www.tjjw.gov.cn/html/qingfengshiping/2021/0825/85164.html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来源”!网络黑嘴如何治?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大量以“剪切拼凑”“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冒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