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天地 >正文

2021年至今年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5590件 24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时间:2025-10-22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日,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省检察院向大会作《关于全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至今年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5590件10408人;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8147件,提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7579件;24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推进长江上游生态治理、加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服务国家公园建设等7项工作在全国检察系统相关会议上介绍经验;多项工作经验或案事例被收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服务绿色发展

  

  加大打击治理力度,增强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实效。省检察院联合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等专项整治;与省高院会签量刑指引,共同规范、统一对污染环境等9类犯罪的量刑建议和刑罚裁量权。近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污染环境类犯罪99件342人;省检察院对19件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助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专项监督活动,紧盯工业大气污染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件,督促整治违法排放工业废气和其他空气污染物企业27家。

  

  持续开展河湖安全保护、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围绕工业园区工业污水直排、小流域治理等河湖治理“老大难”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267件。

  

  立足农业大省实际,积极助力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依法督促整治被非法占用、污染损毁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等,助力守牢国土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动工业危废污染土壤整治,立案办理工业危废污染土壤公益诉讼案件15件,针对废弃农用薄膜散落田间造成污染,通过公益诉讼办案促进清理回收,保护土壤生态。

  

  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

  

  开展涵盖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履职的保护鸟类野生动物等专项监督活动,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共起诉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4753件8353人,省检察院对14件重大案件挂牌督办,依法严惩组织化、规模化、职业化、产业化和跨区域犯罪。在办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案件的同时,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推动当事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上,依法承担损害生态环境民事责任;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监管;立案办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563件。

  

  因地制宜加强特色物种保护。与陕西省检察院建立检察协作机制,围绕保护秦巴山区生态系统关键要素,精准规范办理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公益诉讼案件。打造系列检察公益诉讼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推进一体化专业团队建设,提升保护效能。以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林业部门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天全槭、金钱槭物种进行生存状况调查,推动将野生天全槭纳入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成功实现槭树种群扩繁,该案被评为2024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努力破解生态司法保护难题。针对涉案活体野生动物移交救护问题,联合省高院、省公安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制发相关实施意见,强化移交救护协作,全力保障涉案野生动物免受二次伤害。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问题,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特点,采取损害赔偿、增殖放流、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式,督促做好生态修复工作。针对生态功能损失认定问题,办理若尔盖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创建泥炭沼泽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证据体系,量化固碳、蓄水、释氧及栖息地保护、景观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损失,该案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持续深化协同合作

  

  着力推动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

  

  推进行刑衔接和部门协同。省检察院先后与省高院、省公安厅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台非法捕捞、非法占用耕地、破坏林草等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指引或联席会议纪要。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230件,防止以罚代刑。自2024年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以来,对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1549人,防止“当罚不罚”。在办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水环境保护专案中,强化与水利部门、“河长办”协同履职,推动彻底解决长达15年的跨区域水体污染问题,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水利部评为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持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通过梳理2021年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74条,立案办理469件。

  

  根据环境地域流域特点推进上下一体和区域协同。在省内建立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赤水河、贡嘎山、华蓥山、瓦屋山等山川河流保护的跨区域协作机制。围绕长江上游、黄河上游、赤水河、米仓山、青藏高原、秦巴山区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分别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周靖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fzsc/20251011/29928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
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

  10月20日,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