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大街小巷,一抹抹“平安色”悄然流动——外卖骑手身前的“平安志愿者”徽章格外醒目,“芳华益家”队员穿梭于楼道之间,“高校义警”巡逻的脚步稳健。这些社会各界力量,在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的整合带领下,正汇聚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动能。
今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以打造特色群防群治品牌为着力点,不断壮大“骑手义警”、社区调解、“高校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了警情数量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的良好成效。 “骑手义警”融入街面防控网 9月4日19时许,红谷滩分局卫东派出所新晋“骑手义警”张艳广在送完一单外卖后,发现某小区一处楼道被杂物堵塞,随即拍照上传至“骑士联盟工作群”,社区民警曹开智与物业人员很快到场完成清理。“送餐路上,也要守护平安。”张艳广自豪地说。
针对外卖骑手群体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卫东派出所创新推出“警骑联动”机制:选派社区民警进驻外卖站点担任“法治站长”,定期开展法律与安全培训;联合平台企业组建“骑手义警队”,统一配发义警标识、肩灯及反诈宣传材料;通过“平安积分”制度和《骑手义警工作手册》明确规范流程,引导骑手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自今年2月机制运行以来,骑手累计上报治安线索及安全隐患67条,协助化解纠纷86起,辖区可防性案件数同比下降28.7%。 同时,红谷滩分局深度应用治安“三张图”(即:治安态势感知图、可用资源图、风险隐患图),将骑手发现的各类线索和安全隐患及时录入风险隐患图并予以重点关注,为精准指引巡防力量投向案件高发时段、点位及防范薄弱区域提供有力支撑。 “芳华益家”巧解社区“千千结” “多亏‘芳华益家’及时调解,我家漏水纠纷成功解决了。”芳华社区居民胡阿姨紧紧握住“芳华益家”成员的手连连道谢。近日,这支由沙井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小区保安组成的“芳华益家”社区警务团队主动上门,从情理法多维度疏导,成功化解一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 针对社区纠纷琐碎化、多元化的特点,红谷滩分局沙井派出所组建“芳华益家”社区警务团队,通过广泛吸纳熟悉社区情况、热心公益的各方人士,定期开展法律和沟通技巧培训,赋予其“社情采集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宣传员”三重角色,使其成为社区警务的有效延伸和邻里和谐的重要守护力量。
为提升调解效率与专业性,沙井派出所引入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法律力量,为“芳华益家”社区警务团队提供常态化的法律咨询、会商研判和协同调解支持,将法治思维、专业方法嵌入纠纷调解全过程,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今年以来,该团队累计参与调解纠纷87起,化解成功率达100%。 “高校义警”筑牢校园安全墙 “不要转账,这是诈骗链接!”9月16日,南昌工学院的学生、“高校义警协会”成员王伟果断拦住正要转账的同学。这支由红谷滩分局龙兴派出所推动组建的“高校义警协会”,已成为校园反诈的前沿阵地。协会成员利用宿舍夜谈、主题班会等形式,将防骗知识融入日常交流,筑牢同学心中的“反诈墙”。 龙兴派出所牵头构建“警保联动”机制,联合辖区7所高校成立“高校义警协会”,系统整合学生、辅导员、保安等力量,聚焦反诈宣传、安全防范、应急协助等任务,对协会成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建立规范化管理流程,确保义警工作有序开展。
在红谷滩分局的统筹指导下,龙兴派出所主动对接辖区高校,及时共享涉校警情信息,指导“高校义警协会”开展“精准滴灌”式反诈宣传;联合学校设立“融调解室”,引入心理教师、法律专家共同化解学生纠纷;指导开发AI反诈助手,为师生提供24小时咨询与预警服务。截至今年9月,辖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38.1%,涉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为全面提升高校应急处突能力,红谷滩分局在辖区高校系统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红谷滩分局通过统一指导,有效整合高校保安、学生义警等力量,推动高校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全面强化校园应急响应与先期处置能力。今年以来,辖区高校共组织应急处置演练76次,覆盖人群3000余人次。 红谷滩分局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有效实现基层治理从公安“单打独斗”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
上一篇:一本日志,把“护企”写进心里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