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西北部,东西湖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中欧班列(武汉)核心枢纽,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育体系,全面提升青年民警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实战水平,锻造出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生力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大数据精准画像 激活民警强潜能
青年民警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注重“传帮带”一直是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融合锐气与成熟,加快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是东西湖公安正在突破的新课题。
2025年1月,《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助力青年民警成长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印发。《措施》包含个性定制成长规划、结对帮带传承薪火、学研战训一体推进、健全人才孵化机制、多元赋能警营青春等5个方面和13条具体举措,为青年民警搭建起成长阶梯,让他们在实战熔炉中快速淬火成钢。
东西湖公安为青年民警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以民警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培训经历、获奖荣誉、爱好特长、社会经历、自我评价等信息数据为基础,综合政治素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群众口碑等评价指数,搭建“KSAO”岗位胜任力模型,记录并跟踪分析每位民警的“K”即Knowledge(知识),“S”即Skill(技能),“A”即Ability(能力),“O”即Others(其他特质)。大数据为民警“精准画像”,通过对其职业认知、能力特长、短板不足及发展诉求的系统梳理,为后续精准培养与管理奠定基础,推动民警个人成长与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同频共进。
2023年,李子豪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民警,被分配到东西湖区分局新沟镇派出所工作。参警前,李子豪曾从事刑侦辅警工作,有较为丰富的刑侦经验。分局对他从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质等方面进行“精准画像”,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线索梳理能力,在处理复杂案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2025年2月,分局成立西部战区,李子豪被遴选到西部战区工作,成为刑侦战线一名青年骨干。
“画像”越清晰,培育就越精准。在充分掌握青年民警能力特质的同时,东西湖公安根据各警种对特殊专业、重点稀缺人才的需求,建立“订单式”人才遴选模式,以青年民警为重点对象,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遴选、择优选调,确保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双过硬,以较高的人岗适配度推动人尽其才。
民警谭伦2023年参加公安工作,擅长计算机技术,曾在一起诈骗案件中,破解加密电子业绩表,找到关键证据,荣立个人三等功。通过“订单式”人才遴选模式,谭伦等六名青年民警被遴选到新的岗位,参与侦破了一批新型大要案件。
结对帮带传薪火 教学相长熠星光
罗翔(左)、谭伦师徒一起对案件进行研判。
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法律法规、办案流程是明确的,但现实情况千变万化,远比课本复杂,绝非一个仅靠书本知识和课堂培训就能胜任的职业。
以师带徒,相当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能快速、有效地帮助新警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干将。
今年3月,东西湖公安制定出台了“青蓝铸梦”师徒结对工作实施方案,基层派出所参警未满一年的民警、内设机构参警未满三年的青年民警;参警未满三年的青年民警,因岗位调整或工作需要,经本人申请及所在单位同意后,可纳入师徒结对范围。针对徒弟个性特点和培养目标,按照不低于1∶1的配置比例,精准选配资深优秀民警担任警师。
“我们挑选警师时,必须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实战能力强。”东西湖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警师不仅要传承好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和职业精神,还要把接处警、接待群众、调解纠纷、户政办理、办文办会等警务工作方法作为“传帮带”重要内容。
“师傅倾囊相授,徒弟裂变成长,反推师傅迭代”,青年民警淬炼成长的同时,“教学相长”也激发熠熠星光。
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专业本硕毕业的谭伦,是一名标准的“95后”理工男。2023年7月,怀揣从警梦的他通过公务员招录程序,被分配至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街派出所。2024年10月,他成功通过分局遴选,来到刑侦大队侦查中心任职,成为中队长罗翔的徒弟。
一位是队里的老资历、“研判尖刀”,一位是“技术流”的刑事新警,两人结对后,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
“师傅总能通过丰富的作战经验,找到破案密码。”回忆起第一次办理案件,谭伦一直确定不了嫌疑人身份以及去向,正当他犯难之际,罗翔调取大量视频资料进行比对,通过嫌疑人手表的细微区别,锁定对象。
在罗翔眼中,徒弟也很有“板眼”:“他学的是光电信息专业,对数学也比较在行,在数据侦查、分析等刑侦手段需要的地方,都会钻研琢磨,运用于实战。”
进入刑侦大队后,谭伦自主编写了多个程序,运用于反诈数据筛选、侦查、研判等工作。今年,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开展民生案件大会战,师徒携手攻坚,支撑破获盗窃诈骗案件125起,接触性诈骗案件破案率超80%。
实战中锻炼尖兵 青警英才露锋芒
在东西湖公安,师徒结对,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以实战练尖兵的长效机制。
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开展“青蓝铸梦”师徒结对工作。
“培育青年民警,要在思想上铸警魂、在工作中同答题、在任务里压担子。”东西湖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分局建立了以“师徒结对”为基本考核单位的量化评价体系,重点围绕带教计划完成度、技能传授实效性、实战任务贡献值、群众满意度提升率等核心维度,形成“教、学、练、战”全链条管理,实现从经验传承到能力跃升的精准量化评估与正向激励闭环。
长青街派出所民警徐超参警刚满一年。第一次见面,师傅程龙就叮嘱他:“你办的每一个可能看似小的案件,对于受害人、当事人来讲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所以认真仔细、实事求是是我们时刻要牢记的。”
当时,徐超对这句话并未多想,直到他在师傅的帮助下,侦破一起电动车被盗案,才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发还电动车的时候,我才知道,受害人刚刚考上大学,家庭经济环境比较困难,利用假期送外卖赚点学费。我不禁有点惭愧,如果不是师傅发现嫌疑人作案的细节,可能小女孩会带着更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去大学报到。”徐超说。
此后,徐超跟着师傅参与了越来越多的案件办理,他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的办案知识和技能,还有敬业奉献和为民情怀。
在实战中淬砺成长,一批青警英才正崭露锋芒。
“00后”女刑侦新警闫佳莉扎根舵落口大市场,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一线历练。参警一年多来,“小闫警官”参与抓捕30余人次,办理案件20余起,非机动车盗窃案破案率达到90%,累计为群众寻回价值2万余元的财产物品。
27岁的刑侦民警肖开阳,以科技为矛、以责任为盾,是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反诈之星”。今年以来,他参与捣毁诈骗团伙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人,从诈骗分子手中“截”下诈骗现金款高达103万元。
为激励青年民警提升业务水平,东西湖公安还创新举办警务实战技能竞赛。今年9月,首届“网谷公安先锋杯”警务实战职业技能大赛火热举行,对民警理论知识、综合体能技能、警情处置能力进行全方位检验。
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队伍强。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的青年民警培育工作,不仅为青年民警的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更为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时代的青警英才们,以忠诚与担当、智慧与力量,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