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天地 >正文

司法护航“双碳”,宜昌创新成果走向全国论坛

时间:2025-10-22 来源: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双碳法治论坛上,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司法护航林业碳汇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向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宜昌在林业碳汇司法保护领域的创新机制与显著成效。

  机制创新

  构建“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模式

  

  宜昌中院联合多部门召开“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座谈会。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要求,宜昌法院主动作为,联合市林业和园林局、检察院等六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起首个市级“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通过共同印发《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适用认购林业碳汇的意见》,并配套制定《宜昌市森林生态环境损害价值评估技术规范》,创新性地将林业碳汇认购纳入生态司法实践,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操作的司法路径。

  案例实践

  从林木修复到生态系统的全面司法保护

   论坛上重点分享了某集团湖北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该公司在宜昌某区施工中非法占用林地41.04亩,虽已完成补植复绿,但新造林需5年才能恢复生态功能,宜昌中院引导被告通过购买异地某县林业碳票3164.56吨(金额28.8万元)履行损害赔偿义务,该案成为湖北省林业碳票签发后认购数额最大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首例异地认购碳汇的公益诉讼案件,入选2025年湖北省司法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宜昌办理湖北省最大数额林业碳票案。

   长阳法院在非法狩猎案件中引导被告人认购82.26吨林业碳票履行替代修复责任,将生态司法保护范围从单一的林木资源拓展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秭归法院在滥伐林木案中引导被告人认购89.45吨林业碳票赔偿损失,成为三峡库区首张林业碳票签发后的首例碳汇赔偿司法实践。

  成效凸显

  “碳票”变“钞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在33起涉林案件中成功应用,引导违法行为人认购林业碳票46单,碳减排量累计达10231吨,有效破解了涉林案件“执行难、恢复难、赔偿难”的困境。在司法保障下,绿色金融也取得了新突破:2025年6月,长阳农商行采用纯林业碳票质押模式,发放湖北省首笔林业碳票质押贷款180万元;长阳农业银行授信碳汇权益贷款30亿元,有力推动了 “碳票”变“钞票” 的价值转化。

  

  长阳法院建立“生态修复碳汇林司法实践基地”。

  

  秭归法院建立“碳汇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近年来,宜昌法院积极创新探索,为林业碳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宜昌已签发5张林业碳票,预计在总计入期内可产生110万吨碳减排量,直接经济收益达9900万元,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为全国生态司法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昌经验”。

   稿件来源:长安宜昌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fzjs/7356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省检察院开展2025年度消防安全
省检察院开展2025年度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

  为进一步筑牢消防安全防线,提升全体干警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办公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