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集中力量检查旅馆、饭店等场所的消防隐患,要注意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指到黄色区域一定要督促更换……”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治保会议室内,一月一度的治保工作例会上,参会的各村治保主任快速将民警布置的任务和提醒记在笔记本上并踊跃发言,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他们都是下村基层治保会成员,也是泽州县公安局下村派出所创新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近年来,针对下村镇群防力量不足、防范效果不佳等问题,下村派出所破题开路,在26个行政村,推动基层治保会在制度和资源上重建,激活治保会“新动能”,将治保会打造成安全防范的中坚力量,为推进辖区安全稳定奠定基石。
制度重建 激活治理新“引擎”
“我是村治保会主任,也是村委会成员,还是派出所警务助理。”中村村治保主任李大哥介绍,“派出所给警务助理申请了薪酬,做治保会工作更有干劲了。”
2023年,下村派出所主动对接镇政府,联合制定出台《配备“一村一警务助理”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治保会工作重点,完善运行体系,建立健全治保会工作制度、值班制度等,确保治保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村治保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治保主任兼任派出所警务助理,在派出所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为激活治保队伍积极性,派出所每月召开治保主任工作例会,所长与各村治保主任集思广益,共商安全大事;安排常态化业务培训,邀请公安、司法、律师等专业人士开讲,重点提升治保成员法律运用、矛盾化解、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能力。同时,健全奖励激励措施,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村(居)的现有资源,有效解决经费保障问题,确保治安保卫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资源重整 构建防控新体系
“派出所曹警官刚在群里发布了一条孩子走失的信息,大家快来看看。”今年8月,下村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走失儿童,立即将相关信息发布在治保会工作群中,各村治保会成员火速响应,一小时内便找到了孩子的父母。
治保会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治安、促进平安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泽州公安秉承“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的理念,不断完善治保会成员的选拔机制,通过吸纳辖区内党员、退役军人以及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众参与,建成了一支“长河红警”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信息收集以及服务救助等工作,有效提升警民共治效果。
9月5日,由于长河水库泄洪水位上涨,史村桥部分过路群众下河捞鱼,桥上也有部分群众聚集观看,如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民警迅速启用“地空联勤”机制,升起无人机快速了解现场情况,开启车载对讲机对围观群众进行疏导,并立即劝导下河群众,同时治保会成员与群防群治力量在桥边维护秩序,向围观群众开展防溺水宣传。
当民警发布警情信息或突发情况时,这些散布在全镇各处的“眼睛”就会立即变成信息网络的触角,通过派出所“指尖警务室”微信群完成信息共享、指令下达,在派出所无人机的指导下,迅速完成各项任务,形成公安工作的强大合力。
参与调解 打通治理新通道
“有话好好说,动手解决不了问题……”8月19日,治保会调解室内,治保成员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原来,包工头侯某拖欠农民工张某工资一万余元数月未结,张某到侯某家讨要说法,情绪激动下险些动手。治保会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3+N多元善治调解”机制,将双方请到调解室,并迅速联系了解情况的治保成员和司法所、法庭、驻村律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督促侯某结清全部欠款。
下村派出所在各村委积极推动治保会阵地建设,并将治保会成员纳入大调解机制,让他们在家庭婚恋、邻里纠纷以及劳资债务等易引发矛盾的领域,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防止“小纠纷”演变为“大案件”。
目前,下村镇共有治保员70余名,他们扎根基层,活跃在治安防范、矛盾调解、信息报送、法治宣传的第一线。2023年以来,治保会累计协助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提供有价值治安线索50余条,协助查处治安案件100余起。“三重构”的基层治保会新格局,让基层治理从公安机关的“单打独斗”转变为警民携手、共筑平安的“大合唱”。
来源:山西法治报、平安泽州微信公众号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