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约谈月”活动结束,共约谈党员干部1093名。在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监督推动下,这项活动已在9家被监督单位连续开展6年。
纪检监察组立足强化纪律教育、防范廉洁风险,持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自2020年起,推动9家被监督单位全面开展“约谈月”活动。经过6年实践,这项活动从“被动提醒式约谈”转变为“主动互动式沟通”,成为贯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有力抓手,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我们发现日常监督更多聚焦事后惩处,事前预防和事中提醒的力度不足,存在不出问题不约谈、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的现象。”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介绍。为此,纪检监察组系统化、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推动被监督单位每年集中1个月时间,开展党员干部全覆盖约谈。
约谈紧密结合各被监督单位核心职能,围绕政治建设、履职尽责、作风纪律、制度执行等方面制定约谈提纲。比如,对窗口服务单位侧重纪律作风,对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岗位聚焦制度执行等。有效避免约谈内容“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引导党员干部从被动听要求向主动找差距转变。
为避免约谈流于形式,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巡视巡察反馈、审计发现、信访举报、日常监督等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带着问题谈、盯着问题改,推动约谈从“泛泛而谈”向“靶向治疗”升级。
具体工作中,实行“三级约谈”机制:一级约谈聚焦“一岗双责”落实,由单位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二级约谈聚焦提升履职效能,由分管领导与处室负责人谈;三级约谈聚焦作风建设,由处室负责人与处内干部谈。纪检监察组同步派员参与重点岗位、关键人员约谈,面对面压实责任。
6年的坚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转变。从最初的“担心被约谈”“回避谈问题”,到现在主动查找问题,共商解决办法,“约谈月”成为党员干部沟通交流,补短板、强弱项的有效方式,形成“监督——改进——成长”的良性循环。(供稿 华丽莉 编辑 毛玉煜)
下一篇: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