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次第亮起,将耿马县孟定镇河西社区的公示栏照得透亮,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而行,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卷。
“现在村里大事小事都会公开,集体收入、惠农补贴等都能在公示栏和‘监督一点通’平台上看到。”村民尚三俄来到公示栏前,笑着跟邻居说道。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基层监督、提升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做强基层监督是基层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县纪委监委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片区协作、推动责任落实、拓宽监督渠道等方式,在建强监督体系、延伸监督触角方面积极探索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方法路径,抓实基层监督,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按照地域相近、统筹方便、片区联动的原则,县纪委监委将6个纪检监察室、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9个乡(镇)纪委划分为3个协作片区,推行“县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工作模式,形成协作办案工作机制,有效实现监督力量的上下贯通、优势互补,推动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
为切实推进基层监督治理从“有形”向“有效”转变,该县纪委监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村级(社区)事务监督的通知》,建立“县统筹、乡落实、村激活”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力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你们小组的集体资产都有哪些?集体资源有外包的吗。”日前,大兴乡大兴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聚焦村级监督重点事项,综合运用走访群众、现场问询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重点问题、特殊事项,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时填写《村级事务监督重点事项申报及整改登记表》,报送乡纪委进行研判,再由乡纪委采取问题分办、现场交办、跟踪督办等方式督促相关村委会落实整改,确保发现问题整改销号。
如何让群众监督更有效?县纪委监委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大力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政策信息“一键公开”、群众诉求“一键反映”、办理进度“一键查询”、处理结果“一键反馈”。线下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民情信息员“神经末梢”作用,实时收集民情民意,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在精准发现民生难点、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中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奎叶红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