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章家村,连片的香冬瓜田郁郁葱葱,翠绿藤蔓间,青皮覆霜的小冬瓜错落分布,因其甜糯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勐海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以“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为抓手,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农业农村生产一线。依托基层监督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聚焦特色产业项目资金管理、产业扶持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精准架设监督“探头”,主动发现并推动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中梗阻”问题,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耕地补贴都按时到账了吗?平时有没有技术人员来指导种植?” 在章家村的香冬瓜种植基地里,纪检监察干部化身 “田间监督员”,俯下身子与农户拉家常、话农事,在轻松的交流中倾听农户诉求,详细了解香冬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资金、政策落实等难点堵点,把监督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为让农户不仅“种得好”,更能“卖得顺、赚得安”,勐海县纪委监委进一步推动监督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布朗山乡纪委主动扛起属地监督责任,联合乡市场监管所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辖区内的农产品收购点、农贸市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重点排查收购商是否存在压级压价、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从源头守护农民的销售权益。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近距离、常态化”监督优势,安排专人全程跟踪香冬瓜采收、运输、销售全流程,实时收集农户反馈的问题与诉求,打通监督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告、村民微信群推送信息等多种方式,清晰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与邮箱,明确告知农户维权路径,确保农户遇到问题时 “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小玉书记,我这儿遇到个急事儿……” 此前,布朗山乡纪委工作人员在章家老寨走访时,村民岩甩急忙迎了上来,一边挠着头,一边带着几分羞涩又急切地说,“家里还有20吨香冬瓜没运出去卖,就只有一辆小卡车,根本拉不完,我怕再放下去冬瓜该坏了!”
得知部分农户因运输车辆不足,面临“瓜熟在田运不出”的困境后,布朗山乡纪委第一时间行动,迅速统筹协调挂村领导干部,多方对接运输资源。经过积极沟通协调,很快调配到足够的运输车辆,高效破解了农户的运输难题,确保香冬瓜采收、转运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
如今,章家村的香冬瓜种植规模已超1200亩,年产值达18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突破2万元,真正实现了“丰收又增收” 的目标,香冬瓜成为村民们的“致富瓜”。(段嫣然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