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县城办事,光路上就耗3小时,材料差一点就得再跑一趟。现在好了,窗口不仅能延时办,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填表,一趟就办妥!”近日,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群众拿着刚办好的不动产登记证,逢人便夸窗口办事的新变化。
云龙县山高路远,部分乡镇到县城车程超两小时,“跑远路、排长队、多跑腿”曾是山区群众办事的常态。县纪委监委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群众反映“赶山路到窗口已下班”“材料清单不明确白跑趟”“窗口态度生硬有隔阂”等问题,这些“小事”成了影响群众获得感的堵点。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监督的发力点。2024年,该县纪委监委将窗口服务效能纳入重点监督清单,组建专项监督组,联合乡镇纪委深入11个乡镇政务服务点、县级政务大厅等场所,通过模拟办事、随访群众、查看台账等方式摸底排查,梳理出“山区群众办事时间与窗口作息错位”“流程不透明”“服务态度疏离”等12类突出问题,形成清单督促整改。
监督既“查症结”更促整改。针对山区群众赶路难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推动各窗口单位公示值班电话、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明确“群众到了没下班就必须办”;针对“材料繁”问题,督促职能部门梳理高频事项清单,提前通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告知群众需带材料,减少“来回跑”;针对“态度冷”问题,开展“微笑服务”培训,对敷衍群众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约谈,让窗口少了距离感、多了人情味。
如今,云龙县的服务窗口已悄然变样: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赶山路迟到的谢东云延时办理业务,社保窗口工作人员拿着材料清单逐项指导群众填表,再不见“硬邦邦”的答复……这些细节里的变化,让山区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现在去县城办事,舒坦!”谢东云的感慨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为让这份“舒坦”长久延续,县纪委监委持续靠前监督、跟踪问效,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开通24小时监督热线,设立“政风监督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深度参与监督;对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重点环节开展常态化督导,“清单式”推动职能部门补短板、堵漏洞,让窗口服务的“一时之变”固化为“长久之好”。(杨银湘 || 责任编辑 王云菲)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