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则市仁布县康雄乡帕加村,暖意融融。驻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将一场别开生面的“为民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直接开到了村民家门口。没有繁文缛节,只有实打实的倾听、暖人心的物资和接地气的政策,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在雪域高原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
精准把脉:座谈桌搬到田间地头,需求清单变服务清单
活动伊始,一场深入恳切的座谈在村委会拉开序幕。纪检监察组的党员干部们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围坐一堂,不是听汇报,而是“挖痛点”。驻村工作队详细介绍了帕加村今年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特殊群体关怀等方面的进展与瓶颈;村“两委”干部则带来了乡亲们最急切的呼声——生活设施改善、政策帮扶落地等具体诉求。
“村里残疾人就业有哪些实际困难?”“现有的保障政策大家是否都清楚?”纪检监察组的同志们听得专注,记得认真,问得仔细。围绕村民就业扶持、残疾人保障等焦点问题,双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纪检监察组当场表态:将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定位,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把帕加村的“需求清单”精准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清单”,为村庄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温暖直达:物资“按需定制”,关怀直抵心坎
座谈的“热度”未消,物资发放现场又掀起阵阵暖流。与以往“大水漫灌”不同,此次发放的物资,是纪检监察组党支部根据前期深入摸排的村民实际需求,“按需定制”的暖心包。精准助残,崭新的2套坐便椅送到了下肢残障群众手中,让他们生活更便利;12套助听器为听力障碍的村民“打开”了声音的世界,现场调试时,老人听到清晰声音后露出的惊喜笑容,让在场者无不动容。6套厚实的保暖被送到困难党员和优秀党员家中,传递组织关怀的温度。40件品质优良的羽绒服和雨伞、浴巾、手机支架、鼠标垫、车载遮阳伞陆续分发到村民手中……一件件看似平常却极为贴心的生活用品,承载着党和政府沉甸甸的关怀。村民们接过物品,朴实的笑容和连声的“突及其”(藏语:感谢),是现场最动人的语言。
政策入户:宣讲“声”入人心,赋能美好生活
物资的温暖传递后,政策的“春风”随之而至。纪检监察组党支部特别协调自治区残联,选派业务骨干为村民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向阳而生 循梦而行 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残疾人政策宣讲。没有晦涩的条文,宣讲员用最通俗的语言,结合发生在农牧民身边的鲜活案例,将残疾人康复救助、就业创业扶持、教育补贴、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干货”政策一一拆解、讲透。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问互动。“这个补贴怎么申请?”“孩子上学能享受哪些政策?”面对村民的疑惑,宣讲员耐心解答,确保政策“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场“零距离”的宣讲,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政策知晓率,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上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党旗映初心 实干暖民心
一次深入基层的主题党日活动,一次纪检监察力量下沉一线的生动实践。纪检监察组党支部走出机关,沉到基层,将监督执纪的“刚性”与为民服务的“温情”深度融合。不仅送来了急需的物资,更送来了精准的政策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切实提升了帕加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帕加村的乡亲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感激。这份温暖与力量,必将转化为帕加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投身乡村建设、奋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雪域高原上,党旗飘扬处,党群连心的温暖画卷正徐徐展开,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驻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纪检监察组臧翠/责任编辑达瓦央宗)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