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在德宏,有这样一群青年纪检监察干部,他们在基层一线,既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于善于斗争,又纪律严明、自身过硬,以实际行动和青春书写着忠诚、干净、担当。
坚定理想信仰,追逐青春梦想——
晨曦微露,梁河县大厂乡永安寨村在薄雾中苏醒。群山如黛,环抱着这片土地。朝阳为山脊镀上金边,林间鸟雀的啼鸣唤醒了沉睡的村寨……
日升月落的流转间,梁河县纪委监委驻永安寨村的干部陈炳林的岁月悄然镌刻。春去秋来,那些走村入户的脚印、田间地头的研讨、深夜案头的灯火,见证着这个24岁重庆异乡青年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2023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陈炳林,带着山城人的热情与书卷气,一头扎进滇西大山。初来乍到,陈炳林就面临“语言不通、村情不熟、惠农助农政策不明”的三重困境。对此,陈炳林白天跟着村支书挨家挨户走访,用带着川渝腔调的混搭方言拉家常;夜晚挑灯研读惠农政策,两个月内遍访了全村农户。渐渐地,陈炳林知道了这家叫什么,家里有几口人,这家上了哪些帮扶措施……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的不仅是村民的困难与期盼,更是一个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驻村两年,陈炳林晒黑了面庞,眼神却愈发坚毅。“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他感慨道,在这里,他学会换位思考,读懂了民生的真正意义。这段经历不仅让他赢得群众信赖,更淬炼出“以心换心”的工作品格,为今后的纪检监察工作筑牢根基。
工作之余,陈炳林喜欢读苏轼的诗词。“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他在梁河的真实写照。当被问及驻村感受时,他望向远山:“这里的月亮很亮,人心更暖。”虽然远离家乡,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已经成了他割舍不下的牵挂。
锤炼过硬本领,唱响青春旋律——
“用努力诠释追求的快乐,用责任演绎拼搏的人生。”这是“90 后”芒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案件审理室主任杨晔的座右铭,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8年,杨晔调任芒市纪委监委。面对新环境、新职责,他坚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始终将学习作为提升工作质效的有力武器。他的办公室和家中,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涵盖纪检监察业务、法律、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同事们遇到工作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他请教。无论是复杂的法律条文解读,还是棘手的案件分析,他总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近几年来,杨晔牵头制定了20余份与办案时限预警、措施使用监管、协作配合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对每一条线索办理、每一个案件质量都严格把关,重要措施使用前必定提前审核。杨晔还牵头开展案件复盘辨析,认真审查归档500多本案件卷宗。不仅如此,杨晔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编写的《纪检监察业务法规参考》系列书籍,成为一线办案人员的“案头宝典”。
工作中,杨晔始终秉持创新精神,致力于将科技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杨晔多次运用电子取证技术,协助承办部门从调查对象的电子设备中抽丝剥茧,挖掘关键线索。有一次,杨晔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从被调查人的设备中恢复重要证据,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担当时代责任,焕发青春光彩——
“信息工作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敏锐,更要有一追到底的韧劲。”这是盈江县纪委监委四级主任科员孙丽谦常说的一句话。
从事纪检监察系统工作的9年间,孙丽谦以“跨界”不怯场的拼劲,从纪检监察业务“新兵”成长为信息写作“尖兵”。
孙丽谦深知,纪检监察信息工作是为决策服务、为机关和基层工作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马虎。撰写信息稿时,孙丽谦进入“较真”模式。电脑前,她反复修改词句表达;走廊里,总能看到她拿着稿件匆匆跑向相关部门的身影。“这个数据和系统记录有出入,咱们再核一遍!”“表述还不够精准,得补充具体事例。”就这样,跑了10多趟,改了不知多少遍,一篇扎扎实实的信息专报终于完成了。
孙丽谦特别爱和同事们“较真”。同事们说道:“她总带着‘合理怀疑’的态度,拉着大家反复推敲问题,在工作和材料间来回‘较劲’,这股钻研劲,不服真不行!”
孙丽谦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早已被写得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她的思考与发现,仿佛成了她独有的“工作密码”。
“纪检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只要有一追到底的韧劲,就能守护好这片土地的清风正气。”孙丽谦说,未来,自己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用执着和担当,为群众的利益站好每一班岗。
……
“点点微光汇聚,便能照亮前行的旷野”,在德宏纪检监察系统,像陈炳林、杨晔、孙丽谦的一批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德纪铁军”的风采。(杨正涛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