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粽里面的灰是选用糯谷杆烧制而成,再用细筛反复过滤,留下最细腻的草灰,口感醇厚、香咸软糯。”又到粽叶飘香季,在罗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灰粽制作”加工坊,传承人正在向消费者介绍各式各样的粽子。
“老板,这几天订单多吗?价格是否稳定?”
“今年的粽子价格没有上涨,和去年基本保持平衡。”
近日,罗平县纪委监委成立正风肃纪监督检查组,深入各商场、超市、粽子加工坊等重点场所开展明察暗访,着力发现纠治公款购买礼品、办理代金券以及过度包装、“天价”粽子等问题,持续释放坚守节点、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
“小小粽子被过度包装、变相加价,不仅会助长奢靡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也容易滋生腐败。”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监督促监管,防止“人情粽”“天价粽”等以粽为媒的风腐问题反弹回潮,是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所在。
罗平县纪委监委聚焦节日易发多发问题,早安排、早部署、早提醒,成立4个监督检查组,会同市场监管、税务、审计等部门,采取联合督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违规购买收送礼品和土特产、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顶风违纪行为一律严查快处。
“端午礼盒是什么时候开售的?是否有单位团购?麻烦您协助提供销售记录。”在该县一家粽子专卖店开票处,监督检查组仔细查看销售开票记录。
监督检查组在一家大型超市的粽子销售区域看到,摆放在醒目位置的主要为售价十几元的散装粽子,多数采用真空袋、塑料网兜等简易包装。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两款净含量500克、售价15元的板桥灰粽、豆沙粽销量最好,已经补货几次了。
“粽子价格非常亲民,现在消费都讲究实惠,这些年风气确实好多了。”一名前来采购粽子的群众向监督检查组说道。
在强化监督检查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依托“清风话语”宣讲团,结合典型案例释纪释法,深入机关、农村、学校、企业,常态化开展普纪普法宣讲活动,让崇清尚廉理念融入工作生活,潜移默化、成风化人。
节点就是考点。该县纪委监委采取发送廉政短信、通知提醒、节前约谈等方式,为党员干部划出红线,重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纪律规矩。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微视频、公益广告,讲述纪法知识,分享清廉故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风清气正过节。(佟国进 李露琼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下一篇:马关:粽香里的清风守护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