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为我澄清正名,此前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了。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近日,勐腊县某县直单位领导王某某接到纪检监察机关送达的澄清正名通知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勐腊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澄清正名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用纪律的“硬度”和组织的“温度”,为16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在全县营造出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澄清正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县纪委监委明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规、处置恰当”四大原则,细化“受理核查、集体研判、公开澄清、跟踪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机关党委”联动机制,对信访举报件实行分级分类处置,对涉及诬告陷害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
在核查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收集证据,确保核查结论经得起检验。今年1月,针对反映党员干部王某某不如实向组织报备名下财产等问题的举报,通过调阅文件资料、走访相关单位、谈话了解情况、实地核查流程等方式,对举报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核实。经多方取证和严谨研判,最终认定举报内容失实,不存在王某某违纪违法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有诉必查、查必有果、失实必纠’,对每一起举报都做到依规依纪、实事求是,既不放过任何违纪线索,也绝不让干部因不实举报蒙受委屈。”调查组负责人表示。
阳光澄清,让干部挺直腰杆干事。县纪委监委坚持“谁核查、谁澄清”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书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多种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开事实真相。为增强澄清正名工作实效,创新推出“澄清+警示”模式,在开展澄清工作的同时,选取诬告陷害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既为干部正名,又向诬告陷害行为“亮剑”,有效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澄清正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县纪委监委建立“澄清+回访”长效机制,在澄清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被澄清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思想压力较大的干部,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对因不实举报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干部,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同时,将澄清正名工作与干部考核评价相结合,对受到不实举报但实绩突出的干部,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中予以重点关注。
为从源头上遏制诬告陷害行为,县纪委监委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明确诬告陷害行为的具体情形,建立诬告陷害线索移送机制,对涉嫌诬告陷害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此外,借助信访首席接访员的制度优势,开展“阳光信访”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反映问题,助力信访举报秩序持续好转。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激励保护机制,让更多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吕芳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下一篇:富宁:把好节日“廉关”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