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江西省召开集中整治违规吃喝专题会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如火如荼之际,此次专题会议的召开,释放出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这也为全省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切莫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舌尖上的歪风”得到有力遏制。然而,遏制不代表根治,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比如,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两地发生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并致人死亡的案例……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违规吃喝如同潜伏在暗处的“幽灵”,稍有懈怠,便会被其腐蚀吞噬。
违规吃喝之害绝非危言耸听,一场看似普通的饭局,背后可能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的勾当。别有用心之人,正是通过一顿顿精心安排的饭局,一步步围猎党员干部,让其在觥筹交错中丧失原则,最终陷入腐败的深渊。从平时办案实践中也可以看出,这种由风及腐的演变,严重破坏政治生态,危害巨大。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对违规吃喝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抱有“小事小节论”,认为吃顿饭、喝杯酒不过是人情往来,无伤大雅;有的秉持“影响发展论”,错误地把违规吃喝当作招商引资、推动工作的“润滑剂”……思想上的偏差会导致行动上的越轨,一旦放松警惕,打开违规吃喝的口子,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这些党员干部就再没有还手之力,在贪欲的裹挟下越陷越深,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在作风建设这场没有终点的征程中,违规吃喝就像顽固的“毒瘤”,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清除。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尊严、守护政治生态清朗的重要使命,必须以强有力的举措纠治违规吃喝问题。如今,违规吃喝变得越发隐蔽、花样百出,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紧跟其变化,创新监督方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让违规吃喝行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公务支出、报销凭证等数据的分析比对,精准发现违规吃喝的线索,做到一旦发现问题,果断出手,以雷霆之势打破这些“隐形变异”的幻想,让纪律的威严时刻高悬。同时,面对违规吃喝,绝不能仅查处表面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对违规吃喝问题背后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一查到底,切实做到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
当然,根治违规吃喝这个顽疾,既要严查严纠违规问题,也要标本兼治,对顶风违纪行为下狠手、出重拳,严肃查处和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有力震慑。如,端午节前,新余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只要违反了纪律规定,触碰了廉洁红线,就必将受到严肃处理。既是对违规者的惩戒,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十分有必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坚定态度、有力行动、务实举措,一严到底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把“主角”打痛、让“配角”知痛、使“看客”生畏,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赣鄱大地蔚然成风,成为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