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对政策把握不准,经常是‘咨询一点,答复一点’,整个流程走下来耗时很长。”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刘孝凤回忆。而最近,其旗下子公司在办理相关资质审批时,体验却焕然一新:从提交申请到审批完成仅用时十多天。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合肥市纪委监委驻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以案促改,推动该局重塑审批制度的扎实实践。
“之前查处的两起案件暴露出了资质审批流程不透明、黑中介介入牟利等问题,我们当即决定围绕‘加强审批过程监督’‘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压缩黑中介牟利空间’三大方向,下决心刀刃向内改革。”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从企业“痛点”入手,在驻局纪检监察组的全程监督下推出了一系列硬核举措。
其中,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审批周期长、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该局于今年3月25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资质审批工作的通知》,发布新版《办事指南》,明确申报材料清单、审批流程与时限,推动实现“审批有标准、过程有管控、服务有温度”。政策改革实施以来,审批效率显著提升,企业一次性通过率明显提高。此外,黑中介牟利空间也大幅压缩。
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资质审批的所有过程均详细记录在案,实现全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每批次完整审批材料定期报驻局纪检监察组备案。同时,所有办件均记载企业经办人联系方式,供驻局纪检监察组随机回访核查,形成内部审批与外部监督的双重约束。
不只是对审批过程进行监督,针对以往资质审批权力相对集中,容易出现廉政风险隐患的问题,驻局纪检监察组还推动该局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自我监督措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比如,针对审批岗位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驻局纪检监察组多次组织市城乡建设局、企业家代表等进行会商,最终确定了资质审批核心岗位100%由在编人员担任,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年度轮岗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长期任职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严格执行所有审批办件必须采取“背靠背”双人独立审核模式,两名审核人员意见一致才能形成审批结论。针对审核中存在争议的事项,建立周会商集体决策制度,通过集体研究限制个人自由裁量空间,确保审批结果公正客观。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审批规范性和公信力,也增强了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前为了更快速地办理资质审批,我们往往会找对流程、政策更为熟悉的中介公司代办。改革后,可以在网上查到公开的政策信息,工作人员还经常走进企业解读政策,我们自己就能轻松走完审批手续,再也不用找中介了,给企业节省了一大笔经费。”安徽交控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副部长黄千红表示,此次改革让她感触最深的还属为企服务质量的提升。
“我们将持续优化工作方法,凝聚监督合力,实现对资质审批全流程、各环节的精准覆盖。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资质审批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透明,切实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合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合肥市纪委监委)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