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反腐倡廉 >正文

鲁宗道:刚正不阿 鱼头参政

时间:2025-09-28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在平湖市解放东路有一座亭子——鲁公亭,是为纪念宋代名臣鲁宗道而建。

  

  鲁公亭

  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宋咸平三年(1000)进士,曾任海盐县令(平湖时属海盐),后官至参知政事,卸任后定居当湖,其后代世为平湖人,在宋代成为本邑最大的家族。

  

  鲁宗道画像

  鲁宗道出身贫寒,年少时便成孤儿,寄养于外公家。诸舅皆为武人,平时颇轻视鲁宗道。鲁宗道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进士,初任濠州定县尉。咸平六年(1003)至景德三年(1006)任海盐县令,政绩卓著。当时县境东南有蓝田浦通白塔港出海,长18里,年久失修,河床多处淤塞。鲁到任后,立即征集乡丁疏通,便利了水运和农田灌溉。当地百姓感激其恩德,称蓝田浦为“鲁公浦”(今陷于海)。

  天禧元年(1017),宋始设谏官六员,擢鲁宗道为右正言。因其屡屡犯颜进谏,感动宋真宗,在殿壁上书“鲁直”两字。后任参知政事,鲁宗道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遇事敢言。时权要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上言:“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宋史•鲁宗道传》)。枢密使曹利用仗恃旧日功勋,气势骄横。鲁宗道对其作为绝不屈挠,每当会朝时,常据理力争。于是当权贵戚都为之畏惧,不敢嚣张。朝廷内外都称他为“鱼头参政”,因其姓“鲁”,“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朝廷内外称鲁宗道为“鱼头参政”

  鲁宗道特别重视对家族的德礼教育,有《家训》传世,勉子孙仁廉自守,安分守业。鲁氏办有书塾,专门教育鲁氏子弟,所以鲁氏在宋代科举之盛成为一时佳话。当湖有一座古桥称“三登桥”,便是指鲁詹、鲁詧、鲁訔三兄弟同时登第。据明天启《平湖县志•风俗之四•氏族》记载:“鲁氏,宋代最著,参政鲁宗道后也。宗道除海盐令,因籍当湖,子姓登第者十九人(当作二十人)。”从北宋崇宁五年(1106)至南宋景定三年(1262)的156年的时间内,鲁氏一族竟出了20名进士,宋自英宗起三年一考,鲁氏不到九年就出一名进士,这在平湖历史上(乃至中国科举史上)亦属罕见。

  

  平湖名人馆内对鲁宗道的介绍

  不仅科举方面在平湖首屈一指,鲁氏家族在文学等方面也是人才辈出。鲁詹著有《奏议》2卷、《诗》10卷、《杂文》20卷等。鲁詧著有《汉记考异》11卷、《边防十二事》、《皇朝要览》100卷、《文集》30卷等。鲁訔著有《易说》20卷、《论语解》10卷、《蒙溪已矣集》45卷等。其中,《杜工部草堂诗笺》对杜诗意律深严难读者,详考其时代背景及地理环境,详加注释,使读者可免艰涩,而感其平易亲切,后为世传鲁冷斋《杜诗定本》。鲁应龙字子谦,南宋乡贡进士(《四库全书》作布衣),官宣教郎。入元不仕,隐居撰《闲窗括异志》,书皆言神怪之事,前半帙皆所闻见,后半帙则杂采古事。

  

  《平湖县志》中有关鲁宗道墓、鲁寿宁墓的记载

  世事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鲁氏已成为历史。但上世纪末一座墓葬的发现,重新勾起了平湖人对这段历史的回忆。1999年,平湖市当湖街道东小街桑园发现一座砖室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发现此墓为鲁宗道之孙鲁寿宁及其夫人刘氏合葬墓。据记载,原桑园弄附近还有鲁宗道墓、鲁寿渊墓等,古“当湖十景”中的一景为“鲁公古墓”,便是指鲁宗道及其后人的墓群。为发扬鲁宗道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美好品德,传承鲁氏家风家训,平湖市在墓葬原处建有“鲁公亭”以永久纪念。

  (平湖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zjsjw.gov.cn/zhuantizhuanlan/qinglianwenhua/jiaguijiaxun/202504/t20250401_233555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  小切口撬动集体“三资”领域大整治

安徽坚持举一反三强化系统治理小切口撬动集体“三资”领域大整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