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年的军护生涯中“零事故”,转业时毫不犹豫选择了从警,在交管窗口连续七年“零差评”,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交通大队窗口女民警潘云虹,给人留下了尽心、细心、专心、耐心、暖心的深刻印象。领导和同事们说,潘云虹以“五心级”服务赢得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从部队转业参警19年来,她荣立三等功3次,曾夺得全市交管战线警事技能比武竞赛第一名。
“八一”建军节前,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昌交通大队窗口采访了潘云虹。她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九年部队护理生涯“零事故”
“您好!这笔业务已经办好,现在打开交管12123APP,可以实时查询所有备案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等一会儿,我的同事还会教您使用PC版的客户端。”7月31日上午10时,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交通大队车驾管窗口,民警潘云虹和同事接待了赵女士,从受理、复印、审核、上传等环节,仅用了8分钟就为赵女士办理好了单位互联网用户注册业务,接着一步步指导她熟悉如何使用APP操作。临走时,赵女士在武汉市“双评议”平台扫码给出“五星好评”。
潘云虹在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
沉着,干练,细致,体贴,穿着警服的潘云虹,仍透着军人的气质。实际上,她曾是一名部队医护人员。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从小我就立志从军。”潘云虹告诉记者,1993年8月1日,她考入军校,学习护理专业,3年后毕业,被分配到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来到医院实习的第一天,她就目睹了一场惨烈的事故救援现场。经过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抢救,仍然未能挽留患者宝贵的生命。事后,她想,虽然不是每一次救死扶伤都能挡住死神、病魔,但是,自己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实现“零事故”。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过错而酿成悲剧。
身穿军装的潘云虹和父亲合影
“当护士时,看似每天都在做重复性工作,一旦有所松懈,就很难应对突发事件,而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1995年的夏天,一名年轻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青霉素皮试为阴性,但进行肌肉注射后,出现了强烈的过敏反应,从注射后到休克不到一分钟,潘云虹见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平卧、吸氧、保暖、注射肾上腺素和抗过敏药物,最终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患者惨白的脸上渐渐恢复了气色。
“这是我从医后第一次遇到突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让自己先镇定下来,立刻按规定流程投入抢救。”潘云虹回忆,在部队医院的9年时间里,她经历了不少这样的生死时刻。凭借刻苦练就的专业技能和超强的责任意识,她实现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未发生一起事故。
“部队锻炼了我的纪律性、严谨度和责任感,在面临转业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从警。”潘云虹说。
新的挑战从“零”开始
2005年,潘云虹转业到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交通大队,成为了一名交警,先后从事过指挥调度、接处警和窗口服务工作。
“她能吃苦、善学习、肯奉献,无论是窗口服务、执勤执法还是驾驶员、机动车源头管理等工作,她都能迅速掌握。”武昌区交通大队车管中队中队长李辉介绍。
潘云虹告诉记者,她一直记得,11年前,刚刚从事交管窗口岗位的第二天,她就“捅了娄子”。一名驾驶员带着A2N型驾照来窗口办理驾驶证降级业务。当时,李女士在申请表中仅填写了降级为C1,她没有核实确认就办理了。当天下班后,她复盘时发现,应该保留李女士的无轨电车驾驶资格。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坏了,可能让她丢了饭碗。”潘云虹立即联系上李女士,说明了情况。李女士说,自己早已不需要驾驶无轨电车,不碍事。
尽管群众表示理解,但潘云虹表示,通过这件事,她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细心、专心、耐心,是做好窗口工作的前提。凡事要多问一句、多想一步、多做一点,此后,她经常把这件事作为“反面案例”,告诉新入职的同事,提醒大家注意。
潘云虹向驾驶员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2015年,在武汉市交管战线警事技能比武竞赛驾驶员证照管理岗位评比中,潘云虹从全市百余名同行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此时,她在窗口接触车驾管业务仅仅两年时间;2023年10月,在武汉市交管战线车管岗位劳动技能竞赛中,她依然名列前茅。
荣誉的背后,她的勤奋和坚持,同事们都看在眼里。
“为了备赛,下班后她经常学习理论到夜晚八九点才回家;她找一些老民警,收集了各种假证,一有空就翻出来研究;大热天,她顶着烈日,趴到大货车底下查看不同车型的车架号的具体位置。”辅警何苗说。
潘云虹说,只有在平常把业务做精,关键时刻才能发现问题。这些年,她还负责辖区驾驶员的审验教育和满分学习教育工作。例如有的驾驶员因累计记满12分后需要暂扣驾驶证并参加满分学习,但有人就会想歪招。
2013年8月,一名年轻男性驾驶员来到窗口,出示了一本崭新的驾驶证。潘云虹核对了该证件的身份信息和证芯编号后无误,但她总觉得不对。经过一番检查,她发现了疑点,比如驾驶证上的“驾”字形态与国标不同,属于伪造证件。男子老羞成怒,出言不逊。潘云虹不急不恼,冷静地向他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告诉他无证驾驶的危害以及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该男子承认,自己在网上购买了一本克隆的假驾驶证,是想把真驾驶证留在手里。
近年来,潘云虹在窗口识破各类造假行为多达300余起。“如今,科技不断发展,打开手机就能在线申领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我也在不断学习新规提高自己,只为把好每一次审核关。”潘云虹说。
在交管窗口连续七年实现了“零差评”
“我担心打来的是诈骗电话,一直没有接听。武昌区交通大队车管窗口工作人员就发来短信提醒我驾照即将过期,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武昌区交通大队车驾管窗口,翻开市民意见簿,看到这样一条留言。武昌区交通大队介绍,自2017年武汉市开展“双评议”活动以来,该窗口连续7年保持“零差评”。
“我一直记得热心快肠的潘警官,那年腊月二十八已经下班了,她还在为我驾驶证上少‘一点’而四处联系。”褚师傅是一名小货车司机,记者日前联系上他时,电话那头满口都是对潘云虹的赞许。
2021年2月9日,褚师傅来到窗口求助,称驾驶证上名字错误,将“褚”登记成了“禇”,姓氏少了一笔而无法参加驾驶证恢复考试,年关将至,自己需回云梦老家开具相关证明。
潘云虹详细了解了情况,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随后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身份信息上传的方式与孝感车管部门进行核实,最终帮助褚师傅顺利在汉参加满分学习考试。
难题得以解决,褚师傅深受感动,在留言簿上写了满满一页纸的感谢留言。
褚师傅等人写下的感谢留言
今年5月,司机马先生在参加满分学习过程中,因系统原因,导致他累计8天的学习一夜清零。潘云虹一边做好安抚工作,一边向上级部门汇报,寻求解决办法。
在潘云虹和市车管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马先生的问题得到了系统开发维护部门的重视,为他恢复了学习记录。
收到马先生发来的感谢短信后,潘云虹说:“我们是交管基层单位,要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稿件来源:武汉市武昌区公安分局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