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1987年1月6日出生的田炼,2017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印江公安局板溪派出所户籍民警。
田炼扎根基层,专攻岗位技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中展现出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迎难而上 积极转型
看到田炼的的工作状态,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眼前这位对户籍工作得心应手的民警,一定在公安战线工作多年了。殊不知,他仅仅在公安岗位工作2年出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人”。
加入公安队伍前,田炼曾是一位广受学生好评的人民教师,这样的“大跨界”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还意味着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的全面改变。于是,从第一天起,田炼就深感两枚肩章所承载的重要责任,他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面对专业性极强、内容相对复杂的新工作,田炼明白自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新岗位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他白天学习身份证办理、上户、销户、户口变更,晚上学习户籍相关政策文件、规定、档案整理等,工作日在户籍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周末主动与村干部联系,进村入户,排查摸底无户口人员等疑难户口。
那段时间,同事们或许还没有完全记住这位“新人”的长相,却都记住了那个风风火火、热情澎湃的奋斗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时间内,田炼就熟练掌握了岗位的常规工作技能,并迅速成长为所里的业务骨干。
不忘初心 践行使命
田炼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小小户口簿,关系着千家万户,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把工作好了,做踏实了,才能够增进警民感情。”朴实的话语,蕴含着他坚定的初心意识与使命意识。
随着国家各项惠明政策的推进,近年来,群众针对于户口的办理需求更加频繁,也为户籍民警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压力。面对这些工作压力,田炼总说:“工作压力大了,但这正说明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随后,又带着热情的笑容投入到工作中。
从2017年3月从事户籍工作以来,田炼累计为群众办理身份证1325张,办理户口簿500余本,他经手办理的户口迁入200余人次,迁出120余人次,死亡注销100余人次,出生落户300余人次,办理各类项目变更120余次,整理档案资料100余册,上报各类报表100余份。
一个个数字背后,饱含着一位户籍民警朴实却又“闪闪发光”的赤诚之心,他为多少低保家庭、精准扶贫对象、合作医疗办理者提供了便利,这些又是多少个风雨兼程、不言苦累的坚守才换来的。或许田炼早已经忘了每天来往众多的群众的外貌,却始终将他们办完户籍事项之后的会心笑容铭记于心,这也内化为了他坚守岗位、践行使命的强大动力。
换位思考 贴心服务
为了打破群众对于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消极印象,田炼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中总结出新的工作方法,以“让群众少跑腿,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努力和老百姓当朋友。
2018年4月的一天,田炼正在派出所值班。晚上22时许,任某匆忙赶到派出所,称身份证丢失,急需补办身份证参加23日重要的考试。任某语气中透露着焦急,正在值班的田炼拍拍他的肩膀,用温和地语气说:“您放心,交给我们。”随后,他连夜加急帮其办理了相关手续和证明。任某临走时紧紧握着田炼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田炼对他嘱托道:“别紧张,好好考试!”5天以后,任某专程来到板溪派出所,对田炼表示感激。而田炼只是淡淡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每年的中高考前期,都会迎来学生的办证热潮,田炼考虑到学生们紧张的复习状态,提出了“微信办证”的便民服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可以完成办证预约。
这样的便民服务占用了田炼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但是他总是认真地去回复每一个问题,一字一句间将一位基层民警朴实、亲民、务实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不一样的奉献篇章,民警田炼,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