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市公安局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本地社会治安形势特点,以“警调融合”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流程闭环体系,推动社会治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濮阳市公安局印发“警调融合”工作实施意见,从职责任务、联动流程、渠道规范等方面构建“四梁八柱”,明确公安与调解组织的协同边界,推动矛盾纠纷从“单一处置”向“联排联调”转变。为破解矛盾类警情后续处置“断链”问题,该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出台《全市规范矛盾类警情后续化解处置工作方案》,建立分级报送机制——派出所现场处置后,根据矛盾复杂程度分别采取即时报、日报、周报、月报等方式,精准推送至乡镇(街道)综治中心,通过联合研判、信息共享实现风险隐患“共防共治”。
为破解跨部门流转壁垒,濮阳市公安局明确非公安类矛盾纠纷界定标准和推送时限,打通公安警综平台与政法综治平台数据接口,构建“线上+线下”双流转通道。公安机关作为矛盾信息收集“第一站”,对接报的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等非公安类矛盾,经初步核实后可“一键推送”至综治平台,由相关责任单位承接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线上平台移交矛盾纠纷5143起,其中重点纠纷88起;针对苗头性问题发出公安提示函1295份,实现矛盾纠纷“早介入、早处置”。
濮阳市公安局深入开展“万警进万家”走访活动,以社区网格和警务室为支点,将包村干部、村居干部、网格员等力量纳入排查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网络。针对不同领域风险特点,创新培育特色治理模式:工业园区分局昌湖派出所推行“警区+社区+厂区”联勤机制,组建专职调解队伍入驻企业,今年以来,化解劳资、合同纠纷47起;濮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打造“警区+校区”联动模式,联合学校、家长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及时处置校园矛盾19起;经开区分局濮上派出所发动群众组建“经开义警”队伍,在小区、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开展巡逻防控,辖区报警率同比下降18%,警情成案率下降12%。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社区民辅警累计走访社区、村庄10155次,覆盖农户143578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2300余起。
为确保矛盾化解“不悬空”,该局建立“日跟进、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平台运行情况,对流转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单位实时提醒;每周聚焦重点矛盾处置情况进行专题调度,对工作滞后单位约谈督促;每月由市局联合督导组通过实地检查、系统核查等方式开展专项督导,形成《工作通报》倒逼整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日常提醒42次、周调度31次、月通报8期,推动127起疑难矛盾纠纷全部化解。
该局以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为核心,联动智慧侦查中心、网络大数据战训中心等部门,建立风险线索研判模型,对线索实时监测、精准画像。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下发风险提示单29份,均实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化解”,命案发生率同比下降23%。从机制创新到科技赋能,从基层排查到闭环管理,濮阳市公安局以“警调融合”为抓手,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濮阳答卷”。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