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荣光时刻,甘孜州第七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来自九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王全龙被授予“全州先进工作者”称号。
带着这份荣誉,王全龙回到了工作岗位。国庆长假期间,“康巴第一海”伍须海景区碧波荡漾,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王全龙带领队员们巡护在大家的身边,确保出游平安。
王全龙(左二)走访辖区群众
最绕派出所的“黑脸所长”
2008年初,有着“藏彝走廊”之称的九龙县,春雪还没化尽。脱下军装不久的王全龙站在九龙县公安局门口,手里攥着入警的通知书,黝黑的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硬朗。
在此之前,王全龙是野战部队的炮兵,退役后在地方学校管后勤。可每当看到街头执勤的公安民警,他总会停下脚步,眼中满是钦羡,全是对警察这份职业的向往。放弃轻松工作去当警察?家人不解,同事惋惜,可王全龙铁了心。第一次穿上警服那天,他对着镜子系了三次领带,心里更是暗暗下了决定:“扛起人民警察的责任,守护一方群众的平安。”
2014年,王全龙被调至湾坝派出所主持工作。这个派出所被称为“全省最绕的派出所”,从九龙县城到派出所,直线距离虽不过几十公里,却要绕道经凉山冕宁、雅安石棉,走国道、上高速、爬山路,翻越4座海拔3500米以上的大山,行驶400多公里,耗时7个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当时的湾坝派出所条件简陋,冬天靠烧牛粪取暖,夏天蚊子多得成群结队,可王全龙没抱怨过一句。他跟着老民警跑村寨,学彝语、记民情,不到半年就摸清了辖区12个村寨的情况。哪家有独居老人、哪家的孩子在外地打工,他都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
湾坝是一个彝族乡,大家遇到矛盾纠纷都喜欢用一些民间的方式来解决,很少找派出所。初来乍到,王全龙就盯上了一个专门偷牛盗马的犯罪团伙。经过不懈的蹲点和取证,他带领同事一举打掉了这个团伙,当场抓获6人,追回被盗的牦牛、黄牛和骡马67头。当地群众拍手称快的同时,也明白了遇到事要找公安机关。
王全龙铁面执法,雷厉风行,加上皮肤黝黑,不苟言笑,“黑脸所长”的称号便不胫而走,在乡邻间迅速传开。大家都知道,他的“黑”,是对不法分子的冷脸,治理歪风邪气的硬气。走村入户调解纠纷,帮独居老人修缮房屋,资助贫困学生……冷峻的脸庞下,王全龙对乡亲们的心,却比彝家的火塘还热。
训练场上的“黑脸队长”
今年9月14日,在海拔3400米的甘孜县演训场上,一场警务技能大比武圆满落幕。九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在王全龙的带领下,与来自全州的200余名特(巡)警精英同台竞技,以“黑马”之势一举斩获团体第三名的佳绩。
“这些荣誉是用汗水泡出来的,印证了训练场上的每一份严苛,是我们守护一方的底气。”王全龙说。在任职九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之前,他先后在九龙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呷尔派出所、湾坝派出所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养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
2019年,王全龙调任九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走马上任伊始,他就时刻把“五化”要求挂在嘴边——管理军事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
大队20余名队员里,有刚毕业的年轻人,有转岗来的老民警,王全龙不讲大道理,只是每天清晨第一个站在训练场上。400米障碍跑、枪械拆解、战术演练,每个科目他都带头练。训练场上的王全龙几乎没有笑脸,不少队员抱怨“管得太严、要求太高”,“黑脸队长”的新称谓也传了开来。队员们在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后,发现他在工作上对大家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却像家中的大哥一样对每个人都关怀备至。慢慢地,大家都不叫他大队长了,几乎都喊他王大哥。
火海激流中的逆行勇士
2023年5月5日,热枯虫草采集生活区的一顶帐篷突然起火。正在驻地警务室吃饭的王全龙听见报警,丢下碗筷就往现场跑。只见火借风势窜得老高,帐篷里的液化气罐正“滋滋”漏气,群众提醒他“会炸的!别进去!”王全龙没有犹豫,抓起旁边水桶里的湿衣服裹在手上,弯腰冲进浓烟抱起了液化气罐。滚烫的罐体烫得手心发疼,火苗窜到他的袖口,王全龙咬着牙把罐子抱到了空旷处。拧安全阀时,他才发现右手臂的皮肤已经被烤得通红。
“当时没觉得疼,就想着赶紧把罐子弄出来。”事后,医生给王全龙包扎时,他却笑着跟队员说“小伤”。可群众记得,那天他挽起袖子时,焦黑的皮肤下渗着血,却还在指挥大家排查安全隐患。
2024年4月22日中午,王全龙在家休息时,突然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他跑到窗边,看见一辆小型货车翻进了呷尔河,河水湍急,车头已经开始下沉。王全龙立即夺门而出冲向河边,途中遇见森警大队辅警徐德云,两人二话不说就跳进了冰冷的河里。水流裹着碎石砸在身上,他们拼尽全力拉开车门,把昏迷的司机拖了出来。等把司机送上救护车,王全龙才发现自己的膝盖被石头磕破了,嘴唇也被冻得发紫。自始至终,王全龙没提一句自己的情况,只把“人没事就好”这五个字,反复说了几遍。
“特(巡)警是老百姓的‘应急灯’,得随时亮着。”王全龙常跟队员们说。他一次次冲锋在前为民挡险的瞬间,让每个人都打心眼里佩服。
荣誉背后也承载着辛酸
“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甘孜州先进工作者”“最美九龙人”“个人三等功”……这几年,王全龙先后荣获了一连串荣誉,但这些荣誉的背后,也承载着许多的辛酸。
王全龙的手机相册里,少有家人的照片,多为工作记录瞬间。虽然一家人都在九龙,但一年到头全家齐聚的时间却很少。女儿两岁的时候,九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组建成立,封闭式集训期间,岳父岳母家与训练场仅一墙之隔,女儿每天下午被岳父岳母抱着到营区铁门处喊爸爸,他只能回应“忙完这阵就回”。可这“一阵”,常常是半个月、一个月。
让王全龙至今仍心怀愧疚的,是儿子出生的时候。当时他还在湾坝派出所工作,本来要提前请假回去陪产,但总是因为工作一拖再拖。凌晨两点多钟,妻子一通电话打到了值班室,告知他自己羊水破了,预产期提前了。王全龙一下子慌了神,回去肯定来不及,电话联系家人也没联系上,无奈之下他拨通公安局电话,请求县城的同事帮忙将妻子送到医院。
“虽然很内疚,但有时候也会想,我们这个小家的平安,不也是很多同事的坚守换来的吗?”王全龙说。每当看到街道上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
上一篇:银杏迎风,满树生金——记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逄燕...
下一篇:没有了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