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柳红领
在检察系统中,有一群隐于幕后的技术检察官,他们既深谙信息技术之精妙,又洞悉检察业务之脉络,是智慧检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与检察技术部干警蔡纪伟便是其中的一位。
“技术的力量唯有融入全局、深入业务,才能真正为检察工作赋能。”秉持这一信念,蔡纪伟在从检七年的岁月里,始终专注于检察信息化与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成长为检察技术尖兵。他多次在“美亚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冀信杯”河北省网络安全技能竞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用硬核技术守护公平正义。
从“运维保障”到“安全守护”的跨越
专业技术精湛、业务能力优秀、工作实效突出,是同事们对蔡纪伟的普遍评价。
“我的工作,就是要牢牢‘钉死’三个关键词:合法、真实、完整。”蔡纪伟这样概括自己的职责。他的日常工作,往往伴随着代码的调试、服务器的巡检、电子卷宗的校验。无论是为刑事案件提取、固定电子证据,还是保障全市检察业务网络的稳定与安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程序规范,容不得丝毫懈怠。
2023年的一封“钓鱼邮件”,令蔡纪伟印象深刻。
那天,一位检察官在办公时收到一封标注“重要文件,速下载”的邮件。标题紧急、落款逼真,检察官信以为真,点开邮件后正准备点击下载附件,千钧一发之际,被蔡纪伟及时制止。
经查实,这是一封伪装成“上级通知”的高仿真钓鱼邮件。回想起来,蔡纪伟仍心有余悸:“如果当时没有及时阻止,一旦附件被下载,办公系统可能面临瘫痪——对司法工作而言,这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守护的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检察官手中的案件,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那一夜,蔡纪伟在机房里对着服务器日志久久沉思。也正是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系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持续强化业务训练与技能提升,在实战中锤炼过硬本领,为检察网络装上“安全阀”,实现从信息系统“运维者”到“安全守护者”的转变。
“过去,我们关注的是系统是否在线;如今,我们更在意系统是否安全。”蔡纪伟说。如今,在每一个新系统上线前,他都会主动牵头开展安全评估,推动等级保护制度落实,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
检察技术突飞猛进,作为一名检察技术人员,蔡纪伟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大到信息化项目建设、数字检察,小到办公设备故障排查,他都以勤勉务实的态度迎接挑战,成长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双驱型”人才。
从“理论学习”到“实战检验”的进阶
网络安全不是纸上谈兵,必须依靠真刀真枪的实战锤炼。如何验证学习成果?蔡纪伟选择带领团队主动投身各类网络安全竞赛,在高压环境中检验能力、提升水平。
“当宣布我们团队获得一等奖时,我并没有过多兴奋,反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办案系统的稳定运行、案件数据的安全可靠,是我们检察技术人员必须坚守的‘正义防线’。”谈起在河北省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时的场景,蔡纪伟语气充满着对岗位职责的敬畏。
2025年9月,蔡纪伟和团队代表石家庄市出战河北省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备赛的日子,被他形容为“连做梦都在查防火墙日志”的淬炼时光。白天,他处理日常工作,为基层检察院解决系统故障、协助办案部门提取电子证据、升级维护业务平台;晚上,他则埋头钻研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条文,啃读《检察机关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等技术文件,反复练习Wireshark抓包分析、防火墙策略配置等实操技能。
翻出当时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零日漏洞怎么应急响应”“APT 攻击的早期迹象如何识别”“检察涉密网分级保护的一票否决项有哪些”等关键问题。最让他感到挑战的是“攻防场景题”——模拟黑客利用SQL注入攻击移动办公平台,要求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识别漏洞、阻断攻击、撰写处置报告。
“那段时间,每天睡前我都要进行模拟演练,直到能够熟练应对各类攻击场景。”蔡纪伟回忆道。
赛场上,政策法规、网络架构、应急响应、数据保护等多维度考题轮番上阵,蔡纪伟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业务实践,在全省各行业、各部门的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最终带领团队夺得竞赛一等奖。
从“业务辅助”到“办案支撑”的转变
不同于法庭上激昂陈词、伸张正义的检察官,作为技术娴熟的检察信息技术人员,蔡纪伟以提高检察技术业务水平为重点,充分发挥检察技术工作在检察环节中的职能作用,成长为检察办案的“最强辅助”。近年来,他累计办理各类检察技术案件80余件,以精准的技术支持保障案件办理质量与效率。
2022年,蔡纪伟受委托负责办理一起重大案件的电子证据固定及检验工作。当时,电子证据的远程勘验在石家庄乃至全省检察系统尚无先例。面对这一挑战,蔡纪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多位专家,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制定了详尽的远程勘验作业方案。
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电子证据检验领域骨干人员,成功完成了该案的远程勘验工作,固定了关键证据。相关部门依据其固定的证据,依法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归案。
2023年2月,蔡纪伟再次接到一项重大考验——一起涉及29名犯罪嫌疑人、近千名被害人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急需电子证据鉴定。该案涉及2个作案窝点、34块电脑硬盘,数据量庞大,账号交叉使用情况复杂。
“案件起诉在即,只有20天鉴定时限,时间紧、任务重。”蔡纪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克了检材数量多、数据量大、涉案人员复杂等多重难题,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对海量电子数据的有效提取、精准筛选与系统统计。
最终,经过“日夜接力”,蔡纪伟让数据“开口说话”,按时向委托方出具电子物证检验报告,并且作为鉴定人出庭参与质证。他所出具的报告最终被法庭采信,成为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受到法律严惩,有力打击了涉网犯罪的嚣张气焰,让公平正义以可感可触的方式得以实现。
在生活中,同事们遇到电脑、电器故障也总爱找蔡纪伟帮忙,他总是热情相助。“能用我的专业知识为检察办案提供支撑,是我们检察技术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系。”蔡纪伟说。
在机关机房间、在数字代码中,蔡纪伟默默守护着公平正义的防线,为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