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时许,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花江峡谷深切千米。茫茫云雾笼盖山水颜色,将天地晕染成一幅水墨图画。
随着雾气散去,山林显露翠色,横跨峡谷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破空入画。这座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度625米的大桥,创下了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梁高度居世界第一的纪录,被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通车,突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贵州实践。
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超级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大桥通车后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桥,走近建设者。
天堑变通途——
打通交通动脉,桥两岸通行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两分钟
继高565米的北盘江大桥后,贵州又一次刷新了最高桥世界纪录,建设完成高625米的花江峡谷大桥。
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方贵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来,建设高桥从来不是“有意逐高”,更不是为了破纪录,而是服务当地发展与民生的“最优解”。
2022年,贵州启动自六盘水六枝特区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的六安高速公路建设。这条高速公路连接六盘水、安顺和黔西南三地,是贵州中西部的纵向大通道、重要的经济大动脉。花江峡谷大桥正是六安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从空中俯瞰,深近千米的花江峡谷,与六安高速呈“十字”交叉,恰好“劈断”高速。峡谷极长无法绕避,建桥是唯一选择。
建一座什么样的桥?造型如何?桥与隧道的关系怎么处理?围绕这些问题,设计团队反复研讨。基于成本、地质、环保等因素的考虑,团队选择建一座悬索桥,并最终敲定“3500米隧道+2890米桥梁”的方案。
“峡谷两侧都是崇山峻岭,如果要控制桥梁的高度和跨径,最好的方式是下压大桥设计标高。”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介绍,但桥梁的标高越低,埋入山体的段落就越长,相应的隧道也会越长。反之,提高线路标高,会使桥梁规模增大,隧道规模减小,二者经济性相当,但后者行车舒适性更高。
花江峡谷中的铁索桥与花江峡谷大桥遥相呼应。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山顶入云端,山脚到河边。隔河喊得应,相会要半天”。在大桥建成通车前,贞丰县与关岭县两地居民世代隔壑相望,往来需绕行蜿蜒的山路,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的路程,开车却需要2个多小时。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缩短至2分钟。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大桥建成通车,也标志着六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贵阳至黔西南州的交通时间缩短了一个半小时,六盘水、安顺和黔西南三地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将进一步加速,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新动能。
每一条新的交通线路都承载人民幸福梦想。大桥连通峡谷两岸,缩短的是物理距离,延伸的更是一个地区奔向未来的跑道。
与风“交朋友”——
科技赋能基建,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突破
施工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是众多世界级桥梁建设要面对的共同挑战,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也不例外。
如何克服峡谷强风对桥梁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是团队遇到的难题之一。
大桥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峡谷两岸最窄处仅300米。气流由开阔地带进入峡谷,通道变小,空气流动速度加快,风力会骤然增大。“前一秒慢悠悠的微风,经过峡谷形成‘狭管效应’,下一秒可能就‘变脸’产生10级以上大风的威力。”贵州交投集团所属贵州桥梁集团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介绍,峡谷瞬时风力最高可达14级,这种强风下,人站在地面上都可能被风刮走,施工更是艰难。
9月27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前一天,工作人员在清理桥面。徐菱骏 摄
“建设超级工程,我们不是与风对抗,而是要掌握峡谷风的规律,听懂风的语言,与风‘交朋友’。”刘豪说,早在设计阶段,团队便引入专业激光雷达测风系统,给捉摸不定的风装上“追踪器”,实时获取风速、风向以及大气湍流等数据,为设计提供依据,为施工提供气象参考,并专门开展物理测风试验,寻找更优设计。
基于对峡谷强风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团队在桥面两侧安装水平导流板,在桥塔顶部安装中央稳定板,并首创可调节角度的钢质抗风翼板,通过改变风作用的方向,抑制桥梁颤振,保障施工及未来运营安全。
除此之外,高空作业精准施工,进行大跨径钢桁梁吊装,也面临严峻挑战。花江峡谷大桥有93个钢桁梁节段,总重2.1万吨。在600多米高空逐一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建设团队研发“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引入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借助“高清摄像头+北斗系统+物联网”技术,根据实时三维定位数据,自动调整吊装路径和姿态,避免了传统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偏差,实现精准调控和一键吊装。
作为钢桁梁悬索桥,花江峡谷大桥的两根横跨峡谷的主缆承担着桥面自重、车辆荷载等全部拉力,是整座大桥的“生命线”。如何在复杂情况下及时精准检测主缆状况并进行有效维护,也是建设者必须解决的难题。
区别于传统监测手段,大桥创新采用智慧监测系统。每根主缆均由217根索股组成,其中3根带有光纤传感器,这相当于覆盖主缆全长的“神经系统”,可实时捕捉主缆温湿度及应力状态,并联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自动除湿系统,实现对主缆全时段智能监控和保护。
在持续突破中不断创新,花江峡谷大桥先后获得21项专利授权。“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能造这样的桥。”刘豪感慨,“大桥建设集成了各方面先进技术,无人机、北斗定位、智能监测、超高强度材料……国家越来越强大,科技快速发展进步,我们才有攻克难题的底气。这座大桥是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托举。”
擦亮“桥”名片——
深化桥旅融合,以桥为核心铺展多元业态助推区域发展
桥似金针路似线,飞针走线绣河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嘱托,凭借技术创新驱动桥梁建设不断突破,实现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交通跨越。
贵州的桥,不仅仅是连通天堑的钢铁骨架。从坝陵河大桥1.0观光初探,到平塘特大桥2.0文旅融合,再到花江峡谷大桥系统化打造桥旅融合3.0标杆,这块写满奋进的土地上,天堑变通途,通途亦是风景。
“可以说,‘桥旅融合’的理念贯穿花江峡谷大桥整个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许湘华介绍。在规划阶段,花江峡谷大桥便将周边50余平方公里纳入旅游区总体规划,提出“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布局。
以大桥的美学设计为例,赤橙黄绿青蓝紫,设计团队几乎尝试了各种可能的颜色,前后做了20余版方案。最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花江峡谷大桥,设计灵感源于“千里江山,只此青绿”的传统美学。整座桥体披上石青与石绿色的涂装,两座索塔形似山峰,底部用9种色彩勾勒出层峦叠嶂的图案,整体与峡谷绿水青山、峰丛地貌的自然风貌融为一体,醒目而和谐。
桥体设计了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游客既可在周边村落远观水幕灯光秀,也可登上大桥挑战高空蹦极、低空滑翔伞、荡绳等极限项目,还可漫步于桥侧廊道,感受“上触云海、下瞰峡谷”的壮美。除桥体观光与体验功能外,配套建设的云渡服务区,不仅设有收费站、加油站、充电桩等基础交通设施,还整合了桥梁博物馆、特色民宿、生态露营以及高达200米的观光电梯等业态,进一步推深桥旅融合。
9月27日,人们在参观、拍摄大桥。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大桥通车为周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早在建设过程中,桥下贞丰县花江村、附近关岭县五里村就已经热闹起来。从各地赶来看大桥的游客络绎不绝,需求也更加多样。村里正如火如荼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与村容村貌提升。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大桥累计吸引游客超22万人次,车流量超4万辆,交通枢纽与区域辐射功能凸显。
“花江峡谷大桥的桥旅融合,是贵州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的关键支点之一。”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大桥将串联黄果树、龙宫、万峰林等旅游资源,形成聚合效应,重塑区域旅游经济格局,推动社会发展,惠及民生福祉,为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提供有力支撑。
监督护航 | “室组地”联动保障项目廉洁高效建设
9月28日,高625米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站在桥上,贵州省纪委监委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深感自豪。从初次上桥开展联合监督,到如今从容见证大桥贯通,这一重大工程建设的每一步进展,同样凝结着监督的力量。
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交通项目,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体量大、建设周期长、涉及单位多,做好廉洁风险防控是一道必答题。
项目伊始,贵州省纪委监委就将大桥建设纳入政治监督重点,统筹“室组地”力量,全程跟进监督,压实责任,为项目建设清障护航。
2025年1月17日,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针对项目建设初期因环节众多、程序复杂导致部门间存在推诿空转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省纪委监委指导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协同大桥两岸所在地贞丰县纪委监委、关岭县纪委监委,建立联动监督机制,对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达产的全过程开展闭环式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严肃纠治推诿扯皮等问题。
“项目推进是否顺畅、相关部门是否担当作为、资金使用是否规范,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该组推动集团深刻汲取全省交通领域腐败案例教训,指导集团各级纪检机构开展警示教育,推动警示教育进班组、进岗位、进工地,护航重大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伴随大桥通车,监督触角同步延伸。“贵州正深入推进桥旅融合发展,我们将桥旅融合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纳入重点监督清单,并在花江峡谷大桥、鸭池河大桥、平塘特大桥等地开展调研式监督。”该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以精准监督推动破解融合发展梗阻,助力擦亮“桥”名片,在桥旅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徐菱骏)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