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报道 >正文

一场4000万纠纷的“融冰”记

时间:2025-10-10 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

  “我们必须一次性拿到钱,这是合同约定的!”原告方A公司刘经理语气坚决,但眉宇间透露着一丝疲惫。

  “不是我们想赖账,但一口气抽走四千多万现金流,公司上下那么多员工怎么办?”被告方B公司李经理双手一摊,声音沙哑。

  这是一场典型的“双输”前奏。A公司担心债权落空,B公司畏惧生存危机。就在双方僵持不下、准备对簿公堂之际,一道“融化坚冰”的力量介入了——岳阳市云溪区法院自贸片区法庭审判团队。

  僵局·坚冰

  2020年至2023年以来,A公司与B公司相继签订多批材料购销合同。双方于2024年11月签订《协议书》,约定被告确认欠付乙方设备款、材料款、借款总计4000余万元,并承诺于2025年1月31日前将上述欠款一次性支付给原告。期满后B公司拒不支付欠款,A公司遂将其诉至云溪区法院。

  “案子到了我们手上,不能简单一判了之。”承办法官在翻阅卷宗后陷入了沉思。

  她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两家优质企业可能因此一蹶不振的未来。“判决容易,但执行呢?如果B公司倒了,A公司的钱也要不回来。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活路。”

  破局·暖流

  调解的第一天,在分别听取双方诉求后,承办法官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点:A公司最核心的诉求是“资金安全回收”,而B公司的底线是“维持生存运转”。看似对立的诉求之下,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两家企业都希望继续在市场上活下去,并且发展好。

  突破口,就在这微妙的共同点上。承办法官没有急于让双方坐在一起,而是开启了“背对背”沟通模式。

  承办法官和助理充分扮演了“沟通桥”和“解压阀”的角色。一方面,他们向B公司释明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其正视合同义务;另一方面,也与A公司积极沟通,引导其考量被告目前的偿付能力和长期合作价值,建议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解决方案。

  那几天,法官助理小谭成了“人体计算器”,反复测算各种分期方案下的本金、利息、支付节点。

  融冰·曙光

  转机出现在调解的第三天。经过前两天的情绪宣泄和理性分析,双方的态度开始软化。承办法官决定促成一次“面对面”的会谈。

  这一次,气氛不再那么剑拔弩张。承办法官将一份精心打磨的分期还款计划草案铺在桌上。“这是我们综合双方实际情况做的建议,你们看看。首期支付1100余万,证明诚意;剩余款项分3个月付清……B公司,你们要确保每期付款能够如期返还;A公司,法院会就上述协议出具调解书,它和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B公司未能按期履行,你们可就剩余未履行的所有款项申请强制执行。”

  沉默。双方当事人仔细翻阅着方案。最终,B公司的李经理深吸一口气,率先伸出手:“刘经理,给我们一个机会,也是给我们双方一个未来。我以企业的信誉担保,一定严格按照协议执行。”

  A公司的刘经理犹豫片刻,终于也伸出手去:“希望这次,我们能通过此次调解,建立起更深厚的友谊。”

  和解·共赢

  当双方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时,那块重达4000多万的“坚冰”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充满希望的时间表,也是一份受法律保护的和解契约。

  “这笔货款对我们公司至关重要,法官们不仅帮我们追索债权,更考虑到了合作方的持续经营能力,这种处理方式让我们深感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A公司的刘经理在签署调解协议后感慨道。

  没有敲响的法槌,有时却能发出更深远的回响。法院干警用他们的智慧、耐心和对企业命运的深切关怀,将一场可能两败俱伤的诉讼,转化为一次携手的共赢。这不仅是司法智慧的体现,更是法治优化营商环境温暖有力的注脚。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943/74/153262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新型抗氧化包装材料助力生鲜肉保鲜
新型抗氧化包装材料助力生鲜肉保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