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
“你好,我来给老人们送居住证了……”近日,市公安局海港分局海阳派出所民警顶着烈日来到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将办好的居住证送到企业办事人员宋凤菲手上。
宋凤菲告诉记者,今年81岁的张德成老人从内蒙古满洲里来秦皇岛养老,为了享受医保报销等惠民政策,向工作人员提出了办理居住证的想法。
“以前,我们将办证需要的资料收集齐后统一带到派出所去办,从办证到取证需要等待约半年。现在开通了‘绿色通道’,来养老的非本地户籍的老人,足不出院就能快速领到居住证,老人们非常满意。”宋凤菲笑着说。
海港公安分局海阳派出所辅警为老人讲解居住证办理流程。
宋凤菲口中的“绿色通道”,源于2024年8月31日修订后实施的《秦皇岛市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
为推动我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公安局创新举措,为在秦康养老人提供优质户政服务,特别是在全面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从居住登记及证件办理的方式和流程上进行了全环节优化,实现了让康养老人足不出户的一次性办理。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王文庆介绍,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拟在本市康养机构康养半年以上的老人,持与本市康养机构签订半年以上康养合同和半年以上缴费凭证,申领居住证可不受居住登记满半年以上的时间限制”。这一举措,大大便捷了非本地户籍老人在秦皇岛康养机构的养老生活。同时,也为康养企业提供了便利服务,促进了我市康养产业的发展。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全市公安机关立足主责主业,深化改进护航高质量发展、服务市场主体的工作举措,当好暖企助企“秦务员”。
秦皇岛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源运输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东南沿海电煤运输主要任务。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创新推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打造港口水域执法公安队伍,建立“航标安全监管”“商渔共治”暨“联合巡航执法多保多控”等机制,优化海上能源通道管理,畅通绿色通道“微循环”。
“维护能源航运安全畅通是优化港口营商环境,助力‘电煤保供’,服务国计民生的关键前提。”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春永表示,港航公安局将碍航巡查整治纳入日常巡航内容,常态化部署开展“清网净海”行动,定期检查港池、航道、锚地,针对巡航过程中发现的渔船捕捞碍航现象,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保障海上通道畅通。
深化“一窗通办”和“户籍+”延伸服务,在市级大厅公安专区开展“进一门、取一号、办所有”改革试点,全市所有出入境业务窗口均设企业商务专窗。依托“交管秦快办”微信小程序,上线“占道施工”审批模块,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保障。在全省率先推行“互联网+上门服务”,开辟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行政审批新路径。
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做到“一企一事一策”。在保证工作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压减入企检查频次,积极帮助指导企业排查整改隐患问题。此外,还搭建起“24小时不打烊”的企业与公安互动交流平台,及时回应企业诉求、解答疑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持续打造亲清警企关系。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