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报道 >正文

练就“火眼金睛” 谨防假币骗局 公安部反假币专家为预防假币犯罪支招

时间:2025-09-29 来源: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叮,手机一扫,付款到账。”近年来,随着支付技术、支付环境、支付习惯的发展变化,纸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正逐渐降低,假币犯罪形势也在悄然变化。

  近日,记者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和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剖析假币犯罪发展新形势,揭露假币骗局,为进一步守好群众“钱袋子”支招。

  假币黑市仍活跃,谨防犯罪手法不断翻新

  记者:当前,假币犯罪有哪些新形势新变化?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有关负责同志:在公安机关多年持续严打高压下,伪造货币案件数量同比有所回落,单案涉案金额有所下降。但我们研判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假币黑市仍处于活跃状态,反假币工作仍然面临挑战。

  一是传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假币违法犯罪问题依然严重,形成制、贩、销“一条龙”犯罪网络。从地域上看,当前县域假币违法犯罪活动相对突出,在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农贸批发市场等现金使用频繁的区域和部位,不法分子往往小额、多次使用假币,流窜作案。

  二是假币印制由机制版向打印版转变,犯罪成本更低,波及范围更广。2024年公安机关捣毁的假币印制窝点数同比增长30%,打印面额由小面额转变为以大面额为主,仿真度大幅提升。

  三是犯罪手法不断翻新,行为方式更加隐蔽。在通联方式上,不法分子通过境外社交软件或暗网传播制假技术、出售制假工具、发布假币售卖信息。在交易方式上,呈现虚拟货币交易等趋势。

  四是新型假币案件多发。犯罪分子打着“魔术道具”“练功券”的旗号销售假币,试图逃避打击。

  记者:假币对于金融市场及百姓生活有哪些危害?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有关负责同志:首先,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其权威性直接关系到国家信用和金融主权,伪造货币直接冲击国家货币发行权,破坏货币作为法定支付手段的权威性,侵害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其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假币将动摇社会公众对法定货币的信心,甚至引发交易恐慌或拒收货币现象。第三,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任,阻碍人民币的国际流通与结算。第四,损害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直接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

  强化日常防范,练就辨别假币“火眼金睛”

  记者:伪造货币有哪些形式,该如何辨别?

  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目前,伪造人民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大型印刷机器印制假币,通常叫机制假币;二是利用假币电子母版使用电脑、打印机打印假币,叫打印假币;三是利用彩色复印机复印假币,叫复印假币。三种方式中机制假币制作难度最大,单次伪造数量也最多,假币色彩也最逼真。目前,在真假识别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人民币上的防伪技术,比如光彩光变面额数字、人像水印、对印图案、镂空安全线等。

  记者:假币犯罪有哪些骗局?群众该如何做好防范?

  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犯罪团伙使用假币行话叫“洗货”。目前,他们通常选择小卖部、菜市场或出租车等特定场所,通过购买小额商品以整换零、调包等方式使用假币。这些地方人多嘈杂或光线不好,公众防假意识不强,犯罪分子容易得逞。

  群众一定要有防假币、反假币意识,对于频繁更换钞票、多人争着付款等情况一定提高警惕,同时要对照人民币的防伪点进行验证:一看钞票水印和对印图案,水印发黄或对印图案错位的,可能是假币。二看光彩光变面额数字,不断变换角度,有变色且有光带滚动的是真币。三看紫红色安全线,真币透光看是一根完整的线,但假币一般是一截断续线,且假币的安全线变换角度不变色,真币是在紫红色和黄绿色间转换。四摸“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真币摸起来凹凸感明显,而假币一般没有凹凸感。目前部分假币光变面额数字也有滚动光带,迷惑性很强,公众一定要综合多个防伪点进行判别。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index/shjj/content/post_1867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秋季航运繁忙
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秋季航运繁忙有序

  图为繁忙的京杭大运河淮安段航道。  金秋时节,在京杭大运河江苏淮安段航道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