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鲍娜军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提起梁淑芳的名字,许多群众都熟知。梁淑芳不仅是鹿泉区司法局认定的“法律明白人”,更是大家口中的“知心大姐”。她的故事,始于一份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成于一片温暖人心的赤诚。
梁淑芳曾任鹿泉区获鹿镇妇联主席,退休后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在2024年,她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2023年,她被评为石家庄市金牌人民调解员;2024年,她荣获河北省金牌人民调解员称号。
娓娓道来
用心播撒法治“种子”
梁淑芳常随区司法局人民调解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企业、集市、景区,宣传政策法规,普及法律知识。一条条枯燥的法律条文在她的口中娓娓道来,就变成了极易被人接受的至理名言、治家良言和暖心箴言。
2024年,鹿泉区为积极培树“延伸婚调臂膀 小社司法助家”妇联、司法行政、民政携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实施“招募赋能”“小社助家”“法律保障”三项计划,以家庭婚姻辅导站为主阵地,宣传倡导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预防并干预家庭矛盾纠纷,提升居民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一活动中,梁淑芳担任讲师,为婚姻家庭公益调解员进行数百人次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公益调解员们快速掌握调解的核心要领,为鹿泉区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的公益调解员。
情理交融
用爱巧解家事纠纷千千结
梁淑芳常说,人民调解绝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心中有杆秤,为遭遇纠纷的群众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事儿厘清了,理儿讲明了,被调解人的心就敞亮了,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梁淑芳平时潜心研究各类婚姻家庭矛盾的化解方法,合理运用“攻心战”“感情牌”“治愈术”,以情中有理、理中带情的调解语言巧妙化解势同水火的家庭矛盾,成为老百姓的“知心人”。
2024年8月,一对中年夫妇争吵着来到区婚姻登记处,要求办理离婚手续。正在接待点值班的梁淑芳热情地将他们请到调解室询问情况。
原来,杨某某与刘某于1997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多年来,杨某某孝敬公婆,抚育子女,为家庭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婆婆认可,婆媳关系一直不好。近期婆婆得了癌症,杨某某更是精心伺候,但婆婆却不领情,经常对其冷言冷语。刘某忙于工作,对婆媳矛盾也不劝解,因此夫妻二人经常吵架,严重影响夫妻感情,以致要办离婚手续。
了解情况后,梁淑芳先指出刘某在妻子受委屈时应当给予关心和维护,接着对杨某某多年的付出予以肯定,并从家庭、子女、亲情等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调解,刘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向妻子道歉,夫妻二人重归于好。离开时,杨某某说:“大姐,您的话句句说到我心坎上,听了您的劝解,我心情好多了,您真是我的‘知心大姐’!”
真情实意
用行动书写最美的和谐
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梁淑芳始终秉持着“真情实意做调解,理中有法促和谐”的理念。她将化解矛盾的过程转化为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实现了“法为度、理为先、和为贵、情为真”的调解最高境界。
2023年3月,一名年轻的姑娘登门找到梁淑芳,还未开口已泪流满面。原来,姑娘王某,有一个哥哥已成家,父母去世前留下遗嘱,家中28万元兄妹平分。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哥哥始终以各种理由推拖,迟迟不愿分割遗产。王某本想起诉哥哥,听说梁淑芳专门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就找上了门。
了解情况后,梁淑芳立刻联系上王某哥哥王某某,耐心为其讲解民法典关于继承的有关规定,指出男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现在妹妹要求继承父母遗产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时又对兄妹二人说,父母过世后,世界上最亲的人就是你们两个了,为了父母留下的这些钱毁了手足亲情,让他们死不瞑目不值得。在她的释法明理和情感疏导下,兄妹二人最终握手言和,哥哥当场向妹妹转账10万元。调解结束后,王某紧紧抱住梁淑芳,泣不成声:“阿姨,谢谢您,您不仅为我争取了利益,还维护了我们的兄妹亲情,您就是我的好阿姨!”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