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监督 >正文

创新机制 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5-09-29 来源:安徽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要求聘任法治副校长”。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培育和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事关家庭和睦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公安机关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应以法治宣传教育法为遵循,进一步创新机制、丰富载体、拓展路径、汇聚合力,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法治宣传教育,重在久久为功,需要良好制度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常抓不懈。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各地公安机关通过选派经验丰富、责任感强、法治素养高的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为密切警校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安机关应以法治宣传教育法施行为契机,落实落细主防警务工作要求,强化与学校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相关工作机制,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向专业化升级。工作中,公安机关要择优选聘具备法律实务经验的民警辅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并建立岗前培训与考核机制,让法治副校长真正撑起校园的一片蓝天。

  法治宣传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探索更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形式和载体。警察、警车、警灯是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的鲜活载体。公安民警开展法治教育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公安机关要以法治宣传教育法施行为契机,突破传统讲座模式,结合学校实际需求,推广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案例辩论赛等沉浸式教学,以互动实践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经验,变单向灌输为双向共鸣,提升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定期梳理辖区涉师生易发、高发的警情,精准分析青少年成长中的风险因素,重点围绕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等主题设计课程,使普法内容紧贴青少年生活实际,提升青少年风险识别与自我保护能力。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公安机关应推动健全完善警家校社多维共育普法体系,通过开设家长法治课堂,剖析涉未成年人交通违法、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举办普法进校园、警营开放日等活动,丰富普法教育场景。探索与教育等部门合作,联合研发制作普法海报、宣传视频。

  法治宣传教育法的表决通过,标志着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迈向制度化保障的新阶段。公安机关要以润物无声的智慧创新、久久为功的恒心韧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推动青少年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公安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hifazixun.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93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