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人物 >正文

银发丹心系羌寨

时间:2025-09-29 来源:宁夏纪委监委网 作者:佚名

  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间,倚山而建的古羌寨历经上千年岁月,如今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随着当地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羌文化的魅力。四川省茂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原主任吴天明对此欣喜不已:“我们要把茂县独特的羌文化充分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羌文化。”每当谈及羌文化,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生于1949年的吴天明,曾长期在茂县文化馆、县史志办公室工作。他是地方志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是远近闻名的羌族本土画家。2009年退休后,他继续发挥“地方志战线”老兵和本土历史文化专家的作用,参与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羌文化工作,编纂完成了《茂县凤仪镇志》,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画作,为宣传推广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羌族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底,吴天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也是羌文化核心保护区。作为一名羌族人,吴天明深爱着这里古老的羌寨、精美的刺绣、激昂的羌笛。但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给茂县带来了巨大创伤,许多承载着羌族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和珍贵文物毁于一旦。对此,吴天明心疼不已。地震发生后,他积极投身到“中国古羌城”的重建工作中。

  当时,重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比如,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羌族传统文化元素?怎样还原古老羌寨的神韵与历史风貌?吴天明深入研究土司官寨文化、释比文化,与设计团队、施工人员反复沟通交流,从文化元素的提取到建筑细节的雕琢,他都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为这座承载着羌族文化希望的古城注入了灵魂。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茂县和羌文化,退休后的吴天明依然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宣传工作。在协助拍摄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茂县篇的过程中,他不辞辛劳带领拍摄团队深入茂县的各个角落,寻找最能体现茂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素材。从古老的羌碉到传统的羌族歌舞,从独特的民俗节日到美味的羌族美食,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有吴天明的细心策划和精心雕琢。尤其是当他带着摄制组钻进海拔3200米的岩洞,找到红军战士在1935年刻写的“拥护苏维埃”标语,让大家对当地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2年初,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找到吴天明,希望他能利用自己在文史、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长,助力青少年德育工作。吴天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以县非遗传习中心和自己的书画创作室为平台,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吴爷爷工作室”。

  在“吴爷爷工作室”里,吴天明结合自己的画作《红军长征在茂州》《红军战斗在土门》,用质朴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历史,让4000余名少年儿童穿越时空“目睹”了红军长征在茂县的艰辛历程,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吴天明还将羌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融入绘画,整理绘制了《画说古羌民间故事》等作品。他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每一幅画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从羌族的起源传说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精美的羌族刺绣图案到独特的建筑风格,让孩子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

  有一次,一名前来参加活动的小男孩对羌族传统建筑中的木雕工艺产生了兴趣,吴天明便耐心地为他讲解羌族传统木雕的种类、雕刻技法及其在羌文化中的寓意。在吴天明生动有趣的讲解中,孩子们更加热爱羌文化,“吴爷爷工作室”也成为传播羌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吴天明依然穿梭在古羌城的大街小巷,用画笔描绘着当地的四季风光与历史记忆,为文化传承继续贡献着自己的热情与力量。(通讯员 柴自贵 傅禹轩)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qlkm/202507/t20250721_10213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李元平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李元平署名文章:努力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4月2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头条刊发省委常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