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廉吏故事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时间:2025-09-28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中有一段唐太宗李世民与宰相魏征的对话。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并也,兼听,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偏,颇也,偏信,只相信某一方的言论。前者吃得下苦口良药、听得进逆耳忠言,终能正确认识事物、明辨是非;后者听不进忠言、容不下异己,偏听偏信,终将言路堵塞、愚昧不明。二者的结局截然不同。由此启示居上者,在做决策或判断之前,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能闭目塞听、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自古以来备受世人推崇。《史记·孝文本纪》记载:“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汉文帝刘恒为打通言路、让大臣们畅所欲言,废除诽谤妖言罪。“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而且用诏告天下的方式来告诉臣民可以上书言事、指正他的过失。《旧唐书·魏征传》有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一直把魏征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曾直言:“朕德不逮于汉帝”。《论语·述而》也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先贤多质朴虚怀、谦冲自牧,敢于、善于吸纳各方意见。

  兼听者,虚怀若谷、纳谏如流,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之类也,往往能洞察世事,作出明智抉择,取得非凡成就。商王武丁举傅说为相,尊甘盘为师,既听“顺耳话”,更听“逆耳言”,在贤臣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开创了“武丁中兴”的盛世局面。秦始皇嬴政采纳李斯的《谏逐客书》,广罗六国英才,博采众长,重用客卿,韩人郑国、魏人蔚缭、齐人蒙恬等誓死追随,最终以客致强,横扫六国,实现“大一统”。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高度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唐太宗知人善任,躬行践履魏征的“十思”建议,虚心纳言、拒邪黜奸,最终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文臣武将群英汇集,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偏信者,妄自尊大、拒谏饰非,所谓“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之类也,往往易剑走偏锋,作出片面判断,给人可乘之机。吴王夫差偏信伯嚭,在吴国大败越国后,答应越王勾践的示弱求和,不听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劝谏,给越国喘息的机会,后又听信伯嚭谗言赐死伍子胥,终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买单。秦二世胡亥偏信赵高,造成望夷宫之变,被迫在绝望中自杀,年仅24岁,导致秦朝迅速灭亡。梁武帝萧衍偏信朱异,收留东魏大将侯景,为“侯景之乱”埋下祸根,在台城被活活饿死,成为史上唯一被饿死的皇帝。隋炀帝杨广偏信虞世基,一叶障目,不知时政得失,以致农民起义、烽火四起、陷没郡县,在彭城阁被亲兵缢杀,结束了其荒唐的统治。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讲,如果担心受蒙蔽或言路堵塞,就要放下身段,虚心采纳臣下意见。如果只是“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则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一样荒诞无稽。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居上者,当善听“不同”,择善而从,方能求进。(胡凤梅)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lianshijingjian_0331/1374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来源”!网络黑嘴如何治?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大量以“剪切拼凑”“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冒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