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昭阳区乐居镇仁和村15组村民活动场所的院坝里,镇纪委干部正有条不紊地整理材料,为即将召开的澄清正名会议做准备。
一旁的村委委员臧大姐攥着手中的笔记本,指节微微发白,略显紧张的眼底藏着几分激动——几个月的舆论压力即将随风散去。
这事还得从一封匿名举报信说起。
2024年12月底,乐居镇纪委收到区纪委监委转办关于仁和村村委委员臧某某的信访举报件,反映其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出卖群众土地等问题。因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镇纪委高度重视,通过走访群众、谈话了解、调阅项目资料等方式,查明该信访举报不属实。然而,一些风言风语却在群众间流传开来,造成了不良影响。
“要消除不良影响就必须找到浮言的关键所在。”镇纪委负责人介绍,经多方走访调查发现,2014年该村15组群众将土地流转给某公司时,公司未与群众个人签订流转协议,租金被拖欠后群众维权困难才是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经镇纪委研判后,决定通过院坝会形式公布当年的土地流转情况,公开为臧某某澄清正名。
“臧某某在任15组小组长期间,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出卖土地的情况……现予澄清正名。”随着澄清正名函的宣读及土地流转情况的公布,院坝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语气里满是认可和歉意。听着这些熟悉的乡音,臧大姐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了下来,略显哽咽道:“感谢镇纪委为我澄清正名,感谢大家的鼓励支持,我一定同大家一起,努力把问题解决好!”
“在院坝会上澄清正名,就是要消除群众与基层干部之间的误会,只有消除误会才能把群众团结起来、才能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才能齐心协力解决好问题和困难。”乐居镇纪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镇纪委将督促有关部门和村“两委”积极与该公司沟通,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群众租金问题,确实保障好每一名群众的切身利益。(陆友维 唐蕊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