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固然是好事,村‘两委’班子在算‘经济账’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算‘廉洁账’……”不久前,中卫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沙坡头区宣和镇海和村调研座谈时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中卫市纪委监委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协助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监督责任,以务实行动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着力打通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中卫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三资”管理关键问题,强化保障落实、深化源头治理,扎紧扎牢制度笼子,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高效。沙坡头区纪委监委加大对“三资”清查发现问题的分析研判力度,深挖问题背后的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开展“三资”管理制度大梳理、大规范、大学习,督促行业部门协同各乡镇细化梳理农村集体“三资”事项、事权,让涉及村级事务的每一份合同、每一笔开支、每一项交易都“晾晒”在阳光下,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中宁县纪委监委利用“杞乡清风”智慧监督执纪大数据平台,按照“采集数据—模型比对—线下核实—反馈纠正”流程,通过“基础数据”排查、“互斥数据”锁定、数据自动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民生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精准扫描”,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对发现的异常数据实行同步分流核实、分类分级办理,精准高效锁定“异常人”“异常钱”“异常事”,变传统的“串部门、查台账”式监督为“数据监测、节点管控”的实时、在线、动态监督,持续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海原县纪委监委针对部分村集体村务管理不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问题,从资金资产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方面对农村“三资”管理进行全流程规范,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主动扛起“三资”监管指导主责,全面摸清“三资”总量、结构、分布和效益情况,建立“三资”管理清单,健全完善“三资”管理流程,解决“三资”账目不清、权属模糊、流失侵占等难题,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真正用制度把农村“三资”管好、用好、监督好。
中卫市纪委监委通过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织密“三不腐”的笼子,从源头上遏制责任落实、政策实施、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腐败案件和作风问题的发生。去年,全市共梳理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204件,转立案44件4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留置1人,组织处理47人,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制度机制62项。(中卫市纪委监委)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