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年我都按照每年2000元的标准,在安宁街道缴纳新农保。前两天,我到便民服务中心一查,怪了,账户显示每年只缴纳了200元?”近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街道纪工委利用“安宁e家”开展网络督查时,一则群众留言引起了街道纪工委干部的注意。
纪工委干部在后台找到当事人联系方式后询问了解情况。原来,从2019年起,该群众就向安宁街道某村委会申请提高“新农保”自缴标准,即由基础标准提高到每年2000元缴纳。因长期在外地且不熟悉操作流程,该群众连续四年都把超出基础标准的钱发给所在村具体经办人员蒋某办理。前段时间,该群众来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查询,发现其账户上仍然显示的是每年200元的基础标准,于是在“安宁e家”平台上反映。通过初步调查,该群众反映问题基本属实,安宁街道纪工委对蒋某立案审查。
“安宁e家”是龙马潭区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设置了清廉安宁、我要问事、我要议事等6大版块,涵盖政策咨询、基层监督、随手拍传等功能,是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和监督举报的“好帮手”。
自2019年始,区纪委监委全力建设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管系统,构建“e数据”模式,将群众申办事项信息、审核信息、监督信息等进行数据化、网络化,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监督。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管系统下的所有子系统均实现“线上+线下”人机互动、“室组地”协同监督联动、“大数据中心+业务部室”职能融合带动,供全区纪检监察机构、区级职能部门按权限审批开展日常监督、监管。当然,“e数据”模式不可忽视的是安全性,区纪委监委全流程坚持“5W1H”安全管理理念,并实行分网建设、分岗设权、分级审批,保障了数据、系统的安全性。
前不久,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大数据中心负责人余腾飞就通过分级审批之后,依托党风廉政监管系统,利用“e数据”模式,通过数据比对、碰撞,发现了低保领域的一个“报警数据”:罗汉街道群丰村有3名死亡人员超期“领取”低保补贴资金,超期时间最长的为11个月。
“死亡人员还能继续吃低保,是个怪事儿。”余腾飞立即将这一问题线索上报区纪委监委相关领导。经查核,罗汉街道群丰村副主任余某某等3名村干部在复审低保人员领取资格工作中,未及时剔除已死亡人员,致使低保资金依然支付到死亡人员账户中。因工作履职不到位,余某某等3名村干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面对监督对象大幅扩展、监督事项大幅增加、监督标准大幅提高的新形势,亟需探索监督工作信息化、数据化,以此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发展。”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强化“e数据”运行环境、审批管理、执行操作等方面的管理,为日常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助于发现隐蔽性的“四风”问题及腐败现象。
近年来,龙马潭区党风廉政监管系统成效彰显,“e数据”模式多次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猫腻”。通过民生资金监管系统比对扶贫领域数据,就发现存疑数据3438条,交办问题线索534条,立案167件,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近期,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侦查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