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注意!父母的这些财产,独生子女也无法继承!

时间:2023-04-0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佚名

  

  什么是遗产?哪些可以继承?哪些不能继承?继承人如何分配遗产?不尽孝会少分遗产吗?

  这些法律问题,民法典这样解答

  存款变遗产怎么办?

  王大爷想取出去世老伴名下的30万元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该存款应该按照遗产处理,需要出具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

  这30万存款的实质是王大爷夫妇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是老伴遗产。王大爷夫妇的父母均已离世,膝下没有子女,王大爷作为老伴存款唯一的法定继承人,银行应当依照王大爷提供的证据,满足王大爷取出存款的正当要求。

  哪些遗产不能继承?

  ①国家财产、集体财产、社会组织的财产和他人财产不能继承。

  ②民法典规定的人身权项下的各类人格权和身份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③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不能继承。

  ④性质上与自然人的人身存在不可分离的行为相关联的权利和义务,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⑤国家法律特别规定的禁止进行民事流转的物品,如国家管制的麻醉品、枪支、弹药等不能继承。

  不尽孝者能少分或者不分遗产吗?

  被继承人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不尽孝者遗产,这是对子女行为的法律公平性表达。

  扶养义务尊重被继承人意愿

  被继承人有固定收入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求子女尽到扶养义务的情况下,尽管某些继承人没有尽到扶养义务,也不属于不尽孝者少分或者不分遗产的情形。

  “啃老族”是否应该少分遗产

  “啃老族”指有独立劳动和生活能力,但不工作,以父母的财产为生活来源的人。这类人虽然每天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却无法对被继承人的生活作出贡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继承人,有扶养能力,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哪些人可以分遗产?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如何分割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法定继承的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带您了解民法典遗产继承相关知识

  什么是遗产?遗产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遗产的范围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

  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遗产范围。随着生产方式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拥有的合法财产也变得多种多样。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遗产范围的条款采用了概括的方式,扩大了遗产的范围,最大限度保障了私有财产继承的需要。

  民法典对遗产范围的规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①民法典对遗产范围概括式的规定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遗产的范围,填补了列举式遗产范围已无法在法律条文中列举完全遗产形态的缺陷。

  ②高度概括式的规定,便于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对众多的财产性权益,能不能作为遗产转让提供边界。

  遗产的4个法律特征

  ①遗产具有财产性。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有很多,但作为遗产的只能是财产性的权利,人身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遗产核心是财产。

  ②遗产具有私人性。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个人的财产,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③遗产具有特定的时间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当自然人死亡,这部分个人财产才能按照法定的方式、时间节点转化为个人遗产,由继承人依法继承。

  ④遗产具有合法性。自然人控制和占有的财产未必都是合法来源,如犯罪分子抢劫、盗窃、贪污受贿等财产不受法律保护,不能成为遗产。

  哪些遗产可以继承?

  可继承的遗产5种类型

  ①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用益物权都能作为遗产继承,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就不能被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特定化的发包人与承包人通过合同关系确立的用益物权,其具有相对性,在承包人死亡时,承包经营权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②债权项下的财产权利。

  ③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如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客体的财产权利可以被继承。

  ④自然人投资所取得的权益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⑤其他财产性的权利。如随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人投资各种网络虚拟财产,依法取得相应收益,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原文链接:https://www.bj148.org/sa1/yasf1/202304/t20230405_16495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野蛮施工,袁州区下浦街道、湛朗街道城管大队视若无睹,执法不作为

  投诉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邻为壑,对相邻建筑安全未依法采取保护措施,秀江印...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
记者调查:社会矛盾成为谣言“灵感来源”!网络黑嘴如何治?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大量以“剪切拼凑”“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冒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